珠三角乡村城市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年
珠三角乡村城市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东莞为例
杨景胜 王鲁峰 黄悉渝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珠三角地区需要在粤港澳合作中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加快穗深莞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及加强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规划的组织者,区域经济规划的主要使用者和实施主体,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具体内容变为地方政府的决策,区域经济规划才能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1绪论1.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带来的契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纲要中统筹城乡发展篇要求: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英;洪亚敏;王文;尹晓婷;;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及分配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2 ;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解析[J];中国土地;2007年04期
3 王蓉;廖明丹;;政府在城市化土地流转中的角色改进[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4期
4 高云峰;;略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及建议[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年24期
5 王宁;毕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翠芳;刘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一个博弈模型的构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1期
7 郭先登;;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青岛的借鉴与创新[J];山东经济;2010年02期
8 郭先登;;建设“镇级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平;;土地流转、城市模式与农民转业[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10 伊索德·布雷德;罗伯特·鲁道夫;;莫斯科的国际中心城市地位研究[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景胜;王鲁峰;黄悉渝;;珠三角乡村城市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东莞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丽娟;;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几个观念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晓萍;程龙生;;区间判断AHP在江苏省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樊新生;李小建;;工业化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以河南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郭素君;;由观澜看深圳市特区外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转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石玉凤;王尚志;;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综合价值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娜;许相敏;方志耕;;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灰色关联度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静 通讯员 陈斌强;[N];闽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 许琳、通讯员 陈健雄、王 政;[N];湖北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凤云;[N];农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孙东辉;[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安辉;[N];组织人事报;2009年
7 赵玉德;[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方秀 本报实习生 徐菊;[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黄初晨;[N];抚州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金霞;[N];民营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2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君;基于熵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王丽艳;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就业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刘剑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王莉茗;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矗;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璇涛;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张聚华;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张燕;后发区域经济追赶中的地理要素作用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丽英;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2 张鹏;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建;成都城市边缘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曲媛媛;人力资源异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李娜;基于Panel-data的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郭玉章;潍坊市小城镇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菁;我国省际经济收敛性与产业集聚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森;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规划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9 邱金满;我国城市群物流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韩超;浙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