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类区域,要求通过实施“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物流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的建设应基于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同时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三大因素,以实现板块间物流的协调统筹发展。
[论文关键词]广西“两区一带” 物流 对策
2009年国家出台全面支持广西发展的战略决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区域。此后,《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陆续出台,广西“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成型。加快“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板块的互补、叠加效应,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前沿的构建与内陆腹地纵深拓展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广西各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对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物流对现代经济的作用
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为是继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产业,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理论的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新思路,必将在经济社会领域引起全面、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文共有21处提及“物流”二字,并在第四篇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二)“两区一带”对广西经济的重要性
广西“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成型。北部湾经济区是率先发展区;西江经济带则是广西的第二个梯次;第三梯次是桂西资源富集区。而西江经济带把北部湾经济区和桂西资源富集区连成一条,构成了整个广西的区域经济布局。目前,广西“两区一带”格局已经成型。
“十一五”期间,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1769亿元增加到2010年7800亿元,年均增长34.5%。2012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1.31万亿元左右,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1800亿元左右,增长16.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万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2012年,广西新增建材、电力2个主营收入超千亿元产业,千亿元产业达到7个。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等高速铁路全线贯通,结束了广西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申请发明专利量增长130%左右,增速居全国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4%左右。
自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广西一直致力于通过布局大项目、建设产业新高地来谋划经济区的长远发展。如今,北部湾经济区已初步形成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生物制药、轻工食品为主的产业布局,阔步迈入千亿元产业发展时代。
西江经济带以西江为主轴,不仅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载地和溯江而上发展的战略腹地,也是大西南各省区市进行物资交流、沟通东南亚的运输大动脉和出海大通道。不久前批复实施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正式提出,要努力把西江经济带建成贯穿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一条重要的国土空间开发轴带。
按照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桂西资源富集区将加快形成河池、百色、崇左3个中心城市,黔桂走廊、右江河谷和南崇经济带、沿边经济带4条特色经济带,铝、锰、糖、有色金属、桑蚕茧丝绸、红色旅游、养生长寿健康7大产业组团的“三核四带七组团”空间开发格局。
北部湾经济区在继续发展壮大的同时,可较好地支持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发展;西江经济带可利用便利的交通网络,与北部湾经济区实现江海联动;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丰富资源为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三大板块正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板块互动、发展互推态势。
(三)“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适逢重大机遇期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建成、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国家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谋划,加大支持力度,对于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中西部互动具有重大意义。广西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具备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广西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西江经济带,增强桂西资源富集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两区一带”优势互补。
二、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两区一带”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区域差异较大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钦州金桂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纷纷进驻,沿海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垂青,该区域的发展令世人瞩目。
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各专业部门之间、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有利于及时获取所需能源!原材料,有利于快速获取市场信息进行对口生产,使得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更可持续,交通区位条件的差异是形成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港)四个城市,具有陆海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南宁已经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的公路交通中心,南宁市的公路由高速公路、省道、国道编制而成,方便快捷的公路网可以通往广西各个县市、全国主要的大城市以及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同时,南宁还拥有广西通往外省市的南宁火车枢纽站和南宁吴圩机场,便利的铁路运输和空运也促进了南宁的快速发展;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拥有1800多公里的海岸线以及北海港、防城港和钦州港三大港口,海上物流运输便捷,港口货物吞吐量巨大;西江经济带的公路综合运网密度高于其他两区,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江上运输以及桂林机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经济的发展,然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交通运输相对落后,制约了其资源优势的发挥。
(二)港口专业物流企业数量增加,第三方物流发展最为突出
港口物流的迅速发展需求相应的先进的物流系统和企业与之相匹配。以往,广西北部湾港口的集疏运能力总体不足,不能满足广西沿海港口总体发展,表现在港口总体竞争力较弱,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尚未显现。如今,将防城港、北海、钦州三港整合为广西北部湾港,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是较具代表性的港口专业物流企业。同时,由于港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企业在北部湾经济区投资,也建成了一批较先进的物流运输场所和物流企业。
(三)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聚集吸纳能力不断加强
广西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步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过去的5年来,广西坚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聚,逐步形成石化、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轻纺、林浆纸、粮油食品等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南崇经济带等建设,推动与云南等省区共建临海产业园。
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合作的重要成果。与此同时,韩国(钦州)产业园、中泰崇左产业园等跨境经济园区建设在加快推进。
三、建设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的对策建议
(一)江海联动,力推西江经济带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衔接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江的省份。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沿海地区迅速崛起、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沿海沿江率先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与此同时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在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随着水运、高速公路、铁路网络的逐步完善,西江沿岸地区已经告别过去“神经末梢”的尴尬局面,日益成为连接大西南和北部湾、面向珠三角和粤港澳的新枢纽中心。
(二)陆海统筹,力促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十一五”以来,全国就已经加快海洋经济建设步伐。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13.5%,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预计到“十二五”末海洋生产总值将达74000亿元,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会达到13%以上。近些年,广西的海洋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011年广西海洋经济同比增长19%,由2005年的19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5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6%。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广西海洋发展新的增长点。坚持陆海统筹方针,必须处理好海洋开发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广西要认真落实广西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不断完善海域管理的体制机制,坚持陆海统筹方针,切实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做好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包括严格控制近海环境污染,加强海上污染源管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海岸、河口、滩涂和海岛的保护等等。(《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规定,沿海省市海洋功能区划制定的原则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为我国海洋工作和海洋经济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广西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力促广西海洋经济发展。
(三)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在硬环境方面:一是统筹规划,完善物流网络布局。二是加强重要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由国家主导,推进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建设,为现代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和业态创新奠定技术基础。
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广西“两区一带”发展 “顶层设计”引入政府信用实现突破。2012年在软环境方面。首先是关注创新,只有具备高端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才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引领需求,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关注城市物流。城市化的发展,也创造了城市物流的需求,包括电子商务物流需求、生活消费物流需求等,而城市环境、交通的问题,也迫切需要物流解决方案。第三,要关注绿色。绿色物流成为领先物流企业的竞争利器,美国EPA也已经在推广和实施绿色物流标准,国家发改委刚刚颁布政策,在主要地区和深圳建立碳排放交易试点,从政府和企业均应将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提到日程。
(四)培育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和竞争能力的物流企业
首先,广西物流企业要在本土参与国际化竞争,行业内龙头企业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扩展覆盖国内延伸海外的物流网络,优化布局,规模化、网络化、国际化经营;
要在营运体系、业务模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信息化集约化程度、成本控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全面对标国际领先企业并加强与其合作,提高为跨国公司、大型制造企业服务的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其次,结合广西工业、工程、商贸企业走出去战略,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延伸物流网络,提供供应链配套服务,主动借势,推进国际化布局。
(五)积极培养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其中,物流管理和营运工作需要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才。中高级物流人才比较匮乏,现已成为我国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型、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就属于中高级物流人才。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时间较短,,物流产业的发展历史也较短,物流领域的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实践都缺乏经验,这就导致了在这一领域的中高级人才数量较少。物流规划咨询人才需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应具备物流各环节的实践经验,因为物流业务涉及的环节多,如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也涉及多个组织,如运输公司、货代公司、银行、海关、商检等。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速度快,特别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就业预测显示,到2010年我国本科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30万~40万人,而目前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在5000人左右。国内物流人才的短缺是事实,但并不是总量上的短缺,而是操作型人才的短缺、高端精英的短缺和专业型人才的短缺。
本文编号:13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