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4年
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研究
刘娅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而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一国内部不同生产要素带来的报酬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劳动与资本要素报酬的差距。由于制造业行业是中国对外开放中最活跃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进出口快速扩张,同时制造业也是吸收FDI流入的主要部门,因此制造业行业劳动要素报酬的变动可能会更直接、更显著的受对外开放的影响。为此,本文从开放的角度出发,利用2000至2011年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开放对我国工资水平以及工资占行业增加值比重的影响。全文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这部分简要地介绍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文章的框架结构,明确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借鉴部分观点及方法,试图找出现有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完善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三部分为现状描述,首先分析我国的总体开放度及制造业的开放情况,并分别就贸易现状、FDI现状和外包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占世界的比重情况,再考察制造业的贸易、FDI及外包现状;其次,对劳动要素报酬进行描述性统计,主要以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平均工资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标准,采用最高工资、最低工资、工资极值差和工资极值比等指标,考察对外开放程度对制造业行业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 第四部分为理论推导与假设,笔者借鉴与本文主旨相关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推导,分别研究贸易、FDI以及外包三者影响劳动要素报酬的传导机制,发现贸易会改变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对劳动要素报酬产生影响;FDI主要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劳动要素报酬发生作用;而外包则是通过对劳动力需求结构及工资水平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劳动要素报酬。这些理论分析有力地为后面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撑。 第五部分为实证检验,根据理论部分提出的相关假设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利用2000至2011年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数据实证检验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进出口贸易总额、FDI、外包三个指标作为影响我国行业劳动要素报酬的解释变量。此外,为了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框架,本文还选择行业人均生产总值以及资本产出比作为控制变量,以期更全面地分析影响制造业行业劳动要素报酬的因素。实证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内容,首先是检验对外开放与行业平均工资的相关性,其次是检验对外开放与行业工资份额的相关性,最后将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三大类以讨论对外开放对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是否受到行业特性的影响。 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回归结果显示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制造业行业劳动要素报酬产生影响,且在分行业特性的情况下其影响程度不同。由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应当坚持对外开放,从多方位提升我国的对外经济实力,大力开展贸易及外包业务,合理引进外资,从而提高劳动要素报酬的绝对值与相对值,转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52;F249.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晓云;张二震;;国际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隐性影响——基于行业要素报酬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2 何璋,覃东海;开放程度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以中国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3 王少瑾;;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4 王云飞;朱钟棣;;贸易发展对我国熟练及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就业与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4期
5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6 张帆,郑京平;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9年01期
7 李雪辉 ,许罗丹;FDI对外资集中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刘力;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9 孙文杰;;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基于最终需求和技术效率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10 杨泽文,杨全发;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成果述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黄琼;;FDI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3 王丽,田虹;反垄断法与国家利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王海军;李愿宏;;FDI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付光武;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我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6 周启良;;FDI对我国工资效应的实证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邱剑英;WTO与我国旅游业面临的法律挑战[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邱剑英;“入世”后中国旅行社行业将面临的双重挑战[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林孝文;保护民族企业的理论探索与现实选择[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10 尹卫江;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我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孙文远;裴育;;国际外包与劳动力市场关系:基于美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宛平;王绍智;;效用水平不可精确度量的一类博弈设计[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5 李圣杰;陈雯嘉;;浅谈中国的贫富差距[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6 李磊;刘斌;胡博;谢璐;;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收入及分配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7 熊灵;魏伟;杨勇;;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8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4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艳梅;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孟麒;对外贸易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兴奎;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继锴;基于外贸依存度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蓓蓓;FDI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6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7 包晓东;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区域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蔡培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南洋;外资企业所得课税调整对我国产出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周铭;上海市服务业FDI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言慧,段军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2 王中华;王雅琳;赵曙东;;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工资收入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3 朱钟棣;;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贸易对地区和城乡收入差别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9年03期
4 宁光杰,张宝忠;经济全球化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5 尹翔硕;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基于两个经典定理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7 李向阳;论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部门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1990年01期
8 孙家恒;浅析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1994年07期
9 喻美辞;;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10 姜磊;张媛;;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泓;论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2 赵希田,游智颖;按劳动要素分配浅析[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赵永炜;;造福劳动者必须提高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马振国;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几点理论思考[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5 戴凤礼;论劳动要素的流动性[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李东明;浅析劳动分红之分配决定[J];人口与经济;2001年S1期
7 王诺扬;;劳动要素报酬、人口结构与中国居民储蓄[J];经济问题;2011年11期
8 于明,于洪波;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剥削属性及其现实合理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9 金岩;;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研究思路的探讨[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黎明;也论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兼与许成安、杨青同志商榷[J];当代经济;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师晓京 整理;[N];农民日报;2006年
2 沈工惠 高柱;[N];工人日报;2003年
3 刘玉芳;[N];工人日报;2005年
4 许成安 杨青;[N];发展导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支玲琳;[N];解放日报;2007年
6 ;[N];东方早报;2008年
7 顾一冰;[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萧灼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张海冰;[N];解放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咏;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比较优势及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战略[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娅;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谢立;我国劳动要素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刘昌用;劳动强度理论探索[D];新疆大学;2002年
相关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湖南大学
>新疆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刘娅 >谢立
>赵咏 >刘昌用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对外贸易、收入分配与区域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贸易成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6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