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1 12:45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
吴文清 高 策 王 莉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国家逐步“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各省市都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未来一个时期区域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地方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载体和依托,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以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的诞生,都和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在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在学科建设基础上的科技创新,不仅发挥着知识传递、人才培养、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作用,更起到了效率生产的作用,能够提升其他发展因素的效率。因此,学科建设能否在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与学科建设水平相关,更取决于学科建设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的适配性这一角度出发,探索地方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本质,进一步确立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的中心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流砥柱。

一、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的机理
 

      本文中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的适配性指的是在服务区域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合适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在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科建设的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表现出来的契合与匹配。
      关于“学科”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讲到: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学科”建立起来的组织①。沃勒斯坦认为,学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范畴,也就是学科界限及公认的研究方法;二是以学科命名的院系、学位等组织结构;三是某种文化,即属于同一领域的学者们具有共同的阅历和研究方向①。地域性是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最基本的特点,也是地方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从学科定义和学科地域性的角度来讲,本文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注重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学术层面的学科,强调知识的形成、划分、研究方法等;二是服务层面的学科,着眼于知识的运用、转化、社会贡献等;三是组织层面的学科,即专业、课程、学院、学科制度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划分并不意味着三者是完全独立、互不交叉的。

      1.学术层面的学科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引领性作用。布鲁贝克说过“曾经有一个时期,像学问大师亚里士多德或培根这样的以所有知识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人,是以掌握全部学问为其目标的。但是,那个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由于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知识爆炸’,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通晓一切知识或掌握这种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当知识积累超越人类的认知水平时,探索知识的局部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学科的学术性也就产生了。学科学术性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者交叉领域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实现新知识、新方法、新框架的扩展和延伸、交叉和综合。学术层面的学科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引领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实现对区域科学文化的引领,扩大影响力;二是有助于形成区域科研创新的新方向,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先导。当然,在发挥学科对区域经济转型引领性作用时,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发展情况、区域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环境,强调学科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理性统一。

      2.服务层面的学科对区域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服务层面的学科强调的是学科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原生动力,致力于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聚焦现实而具体的区域问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学科建设与区域转型的适配性,有利于学科对区域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1)提高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科技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和谐释放。(2)促进人力资本的结构优化。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各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变化、人力资本在各次产业中的流动等,学科结构的及时调整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做足了前期准备。(3)随着学科服务意识的逐步增强,大量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开始在决策咨询中发挥作用,学科发展超前于社会发展的优势使得相关科研工作者能够较快地把握新形势、捕捉新机遇,推动区域制度创新。
      3.学科组织多元化与区域经济转型综合性的统一。学科组织是服务于学科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科组织也必须通过调整、分化、乃至合并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科组织出现了跨学科、跨学院的特点。区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问题的出现,需要引进不同知识领域、不同地区的研究者组成临时的科技和知识创新的组织,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围绕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同时,为了保障区域内科技创新的活力,政府机构、企业研发中心、顾问组织等也会成为区域知识创新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区域科研专家的重要供给地,通过专家流动、组织结构调整等革新现有学科组织形式既是为自身注入新鲜力量的重要手段,又能将一大批高级专家推向区域经济转型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去,有利于达成地方高校学科组织与区域经济转型之间的统一。

二、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影响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转型的规模已经从县市升级到省市,,区域经济转型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无限空间和活力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不同的转型路径。但究其本质而言,区域经济转型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运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在其国民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和全面转换,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
      1.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世界各地经济转型的一条重要经验。法国洛林在转型过程中,应用高新技术对钢铁、机械、化工、电厂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同时植入新产业,瞄准高新技术和复合技术产业,发展了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等产业。在此过程中,洛林顺利从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复合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制造业向内陆迁移的情况,服务业开始逐步成为重点产业。伴随着东部产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中部地区省份也着手将产业重心转向了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而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西部地区,虽然短期内无法摆脱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局面,但也已着手开始探索延长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总体而言,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升级传统产业,延伸传统产业产业链,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份额等,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绝对动态的过程,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动态的科技支撑体系。
       2.制度、体制创新的探索。转型并不仅仅包括经济的转型,还包括了生活方式、文化、政治、法律制度的转型等多个方面②。在推动老工业区转型过程中,法国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设有专门的转型工作机构,各级政府分工明确,中央政府负责提供援助资金,各区政府负责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省政府负责土地整治及社会事业,市政府负责社区公共服务。德国政府则科学制定鲁尔区的分阶段发展规划,并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等专职机构负责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并设立专项援助资金促进投资导向的发展。区域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进行的必要努力,全局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创新势在必行。科学有效的制度、体制创新有赖于社会科学学者扎根区域进行先导性研究,形成改革的理论支撑。
       3.区域社会的全面提升。在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区域逐渐形成不依赖外部的自我生存和长期发展的能力,通过对区域内各类要素的集聚和优化,促使各要素自主生长和造血,最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民生改善、文化创新、社会稳定等都将成为转型的内容。在打破长期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以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涵扩大,或者说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涵真正回归,不仅服务于经济建设,更将服务于区域社会的全面提升。
       4.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1961年,美国早期资源型城市休斯顿在与其他20个城市的竞争中获胜,成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航天中心所在地,带动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促进了教育、科研、金融等第三产业和现代农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全美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城市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无独有偶,科技部公布的2005-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结果表明,区域科技活动人力财力综合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正相关,随着区域科技活动人力财力综合投入的逐年增加,科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大。可见,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在于科技创新。

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调整分析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意味着区域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重心的变化,而作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重要的外部因素,这些变化会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方向、组织模式、管理体制等。
      1.围绕产业升级、民生工程、制度创新,调整学科结构
     (1)学科方向的完善。当前,受制于地方高校的自身条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难以实现有计划的学科布局,通常以学科带头人的研究为中心进行建设,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积极性加快学科发展,但是完全以教师个人研究兴趣为重不利于学科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对接。特别是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单凭教师的力量不能及时地做出调整。因而,可以通过学校对学科、学科方向的投入和支持来进行调整。在对原有服务于一、二产业的学科进行调整时,重点对学科内部方向进行调整,对于有利于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的方向应大力提倡,保障一、二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学科交叉,促进新兴学科方向的出现。此外,学科建设除了要回应社会需求,还需要保障学科的公益性。在学科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基础研究作为社会发展的隐性推手,必须予以重视。山西大学是我国创立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建校一百多年以来,学校形成了以文理见长、工科迅速发展的学科结构。
     (2)学科规模的调整。产业调整路径的共性特点在于,逐步压缩第一产业的市场份额,扩大二、三产业的规模。因而,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多个学科的齐头发展,原有服务于第一产业的学科规模可以适当压缩,服务第二产业的学科要逐步提升水平,将更多的资源投放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山西省产业调整谋求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过程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支点。如何既依托山西特有的资源优势,又能突破地域瓶颈是山西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校,山西大学注重发挥自身文史学科优势,大力培育旅游管理学科、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等学科,通过已有研究队伍调整和人才引进,有计划地扩大这些学科研究队伍和招生规模,在拯救区域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区域传统文化、培育文化继承人、对外传播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学科领域的取舍。著名教育家阿什比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①。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长期拘泥于区域环境,在学科结构上表现出传统学科较多,新兴学科起步晚、发展慢的态势。在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社会整体实力提升并举,因而,学科建设要考虑产业需要,同时兼顾民生科技、决策咨询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学科基础和区域内高校学科总体布局情况,继续保持原有学科特色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学科领域的取舍。关于这一点,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卡斯帕尔在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曾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如果没有一些特定学科或者不是一个‘完全’的大学,你们不用不高兴。普林斯顿大学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是在20世纪60年代承受了要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进行了顽强的抵制。今天,普林斯顿大学依然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近年来,山西大学围绕山西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如生态与环境保护、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进行了学科调整,逐步扩充了环境工程、光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等学科研究力量,2011年后,学校又整合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草生物学、环境生物医学等几个交叉学科。考虑省内兄弟院校在装备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学科上的优势,适当放缓了对于新能源、新材料、公共卫生等行业的参与,而选择在相关领域加强基础研究,与兄弟院校错位发展。当然,随着学科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也会逐步提升,服务型学科的规模也会逐步扩大。
总之,学科结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逐步优化学科方向到调整学科规模,最终形成以学校特色、高水平学科为核心,多个基础学科为支撑,应用学科不断扩充的学科体系。
       2、立足科技需求的多元化、综合性,推动学科组织的开放式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和学科边界的不断扩大,探索更加多元、多部门参与的学科组织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趋势。同时,产业发展的集群化、科技需求的综合化一方面要求高校科学研究面向社会开放、引进社会价值需求,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学科必须建立更加灵活多元的组织,构建以解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出发点,功能明确,关联学科协同、交叉、融合,生态良好的学科聚落:
     (1)校内学科交叉合作。目前,地方高校学科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主要是校内学科无法形成服务社会的合力。因而,在优化学科管理方面,学校首先应改革校内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合作模式,这是高校对外开放、协同创新的基础。以山西大学为例,当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煤矸石利用、煤催化剂技术、中药标准研究技术等为主的研究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科研团队。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还需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办法,激励更多的学科参与到相关研究中来,壮大研究队伍,扩大研究的影响力,形成对企业、行业的吸引力。
     (2)形成校内学科群落。由于长期受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学科设置存在学科孤立发展、关联度较低的现象,造成学科之间竞争压力大、互惠共生意愿低的局面。区域经济转型倡导的产业升级、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要求更加多元化、综合性的科技支撑,为此,学校应牵头在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上,围绕某一行业、领域的共性问题,形成校内学科群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了集动物学、植物学、细菌学、生物化学、过滤性微生物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生物化学研究力量,开辟了分子遗传学、基因密码破译、DNA技术等生物学前沿,也成就了旧金山湾区信息技术和核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3)校内外协同创新。随着“2011计划”的颁布落实,高校将进一步扩大学科建设的开放性。在完善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和环境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外的协同创新工作,理工类学科应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积极联合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合作或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完整的行业技术支撑体系,力争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培养一定规模的战略科学家,努力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的“外脑”。在此过程中,合作单位共同探索“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促进人才、知识、技术的流动,共同推进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和地方化。
       3.建立政府与高校联动机制,促进学科管理科学化
学科适配性强调的是使社会选择与学科自发演进相容并行。区域经济转型中的社会选择意味着产
业结构、区域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选择,因而,要达到这种相容,除了学科结构、学科组织要适宜,对学科的管理也应与社会选择相适宜。
     (1)理顺学科管理的部门交叉关系。随着新学科目录的修订完成和我国学科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获得了更多的学科管理自主权。与此同时,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给理顺长期以来制约学科发展的各种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随着高校社会服务意识的逐步强化,高校主动优化服务环境、参与服务管理成为新经济形势下高校提升学科适配性的现实要求。因此,地方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应该肩负起理顺学科管理部门关系的责任,主动联系教育、科技、产业管理部门,倡导建立高校学科管理与科技创新厅际联席会议,定期研究高校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当然,优化校内学科管理体制是理顺学科管理部门交叉关系的前提。
     (2)追踪社会发展趋势,实现学科动态监测。学科适配性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允许适时地调整学科建设情况以适应区域经济转型需求。在高校学科建设的长期历史中,学校以自身特定的方式逐步积累起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学科财富,不能被随意模仿,也不容易被丢弃,这即是学科体系的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延伸、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必须在维持原有学科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对自身进行调整,这是学科体系的绝对动态性。对于高校来讲,处理二者关系的关键在于要科学地对社会发展进行预测,以及时做出反应。伯克利加州大学高度重视与产业界的合作,为及时把握产业需求,学校成立了“知识产权和产业研究联盟办公室”,该办公室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评估学术成果的商业潜力,同时预测产业发展脉络和技术需求。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学校“遍地开花”的局面早已形成,区域内高校之间学科设置的重复、雷同现象十分严重,需要有更高一级的部门来对全局性的学科建设进行监督和调控,以保障区域内高校学科建设整体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求。

四、结语

       地方大学在学科结构调整、学科组织优化、学科管理革新等方面的努力是促进自身真正融入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的现实选择。它使得高校学科建设回归于其本来的内涵———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推动学科学术性和服务性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科建设更加依赖学校的力量,这种依赖改变了原来学科游勇散将的局面,也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70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