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屯堡文化研究述评_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6-11-16 22:56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Post By:2010-5-27 9:02:12 [只看该作者]

  摘 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及机制,对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和优化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分散,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空间分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要素禀赋,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空间客体,分工专业化,制度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空间经济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济增长发生于空间,它要受到空间经济的影响,并反馈于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过程可理解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不仅伴随着产业结构而变化,而且也必然同时发生经济空间上的分异。探索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可以为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本文拟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揭示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进展,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

  纵观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的内容涉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两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

  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最先引起学者兴趣的是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的观察,进而是对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变化过程的探究。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一种或若干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空间内的分化,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所总结的或提到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有7种,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网络结构、点一轴结构、双核结构、点一轴一面结构和板块结构,其中前3种是国外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后4种是国内学者的首创。

  Perroux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阐述了区域经济空间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发端于一个(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向外围扩散,区域经济空间呈现核心一边缘分异。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不仅指出了区域经济空间的两种组织形式,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和多核心一边缘结构,而且阐明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由核心一边缘结构向多核心一边缘结构演变的过程。较多的实证研究验证,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等地区存在多核心一边缘结构。Mc-Millan指出,1990年美国62个大都市中,有48个拥有次核心,其中,纽约和洛杉矶分别有38和46个次核心。Tuan和Linda基于1998年我国广东地区电子产业数据的分析认为,深圳、广州、惠州和汕头是香港外围的几个次核心城市,该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的发展与FDI对核心外流和公司重新选址密切相关。Hewings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网络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连通性,通过有组织的连接模式有效地组织和连接节点。

  陆大道提出的“点一轴”理论阐明了区域经济空间的点一轴结构。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运行客体大都在点上聚集,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以不同等级的“点一轴”系统为标志。陆玉麒指出,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核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从机理上考察,它导源于港口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涂人猛(1994)基于流域空间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点一轴一圈(面)”结构,认为河流具有多种优点,这吸引了工业向河流沿线靠拢,促进核心城市的发展,然后依托沿河城市这些“点”,借助沿河线这个“轴”,辐射整个流域经济的“面”,从而形成“点一轴一圈(面)”的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姚士谋和王成新提出了区域板块这一有别于行政区的区域概念,他们界定了区域板块的地域特征,即以1-2个具有国际意义和国家级特大城市为核心组成的城市群,具有相类似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悠久的开发历史,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与信息交流构成的“地块”结构。胡彬(2006)将区域板块界定为由城市经济联系引力边界形成的区域范围。

  由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多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之间不断演变更替,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Friedman将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分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四个阶段,即工业化过程以前独立的和无等级的地方中心阶段、工业化初期强大的单核心一边缘阶段、工业化成熟时期的单核心与强大的次核心阶段及后工业化时期功能一体化的城市空间体系阶段。覃成林等将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更替顺序简洁地概括为:核心一边缘结构一点一轴结构一网络结构。薛普文(1988)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低水平的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崔功豪认为,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空间结构会发生阶段性的演变,按照区域经济自工业化前阶段一工业化初期阶段一工业化成熟阶段一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的演进顺序,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相应地呈现出自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的演变更替次序。

  (二)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程度,二是识别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三是从总体上评价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

  在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程度的评价方面,通常采用空间指数方法。全域型Moran指数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度量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程度。Anseiin提出,Moran指数是度量空间自相关性的较好方法之一。从功能上看,Moran指数可分为全域型和局域型两种,全域型Moran指数用于分析整个研究区域某一要素或现象在空间是否有聚集特性存在和聚集的程度。近些年来,Long Gen Ying、刘德钦、陈斐和杜道生、吴玉鸣和徐建华、樊新生和李小建等根据全域型Moran指数值及其变化,判断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的程度及其变动态势。

  学者们用来分析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程度的空间指数还有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集中指数反映了经济活动在区域中的集中程度,集中指数越高,说明集中某项经济活动一半的地区人口越少,经济活动的配置越不平衡。不平衡指数则表示经济活动相对于参照变量的偏置程度,其与地理集中指数相比,对样本的指示作用应该更好。

  在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识别方面,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核心一边缘结构的识别上,樊新生认为核心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人均GDP高于整个区域的均值,其相邻区域人均GDP低于整个区域的均值;(2)经济增长与相邻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在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的方面,一些研究利用一系列复杂的指标,包括要素禀赋、生产和交换的货物性质及中心和边缘之间的互动,来确认区域次核心,但这些指标不易量化,操作起来较为困难。Giuliano and Small(1999)依赖于人口和就业数据,将就业密度的峰值地区确认为次核心。Bau-mont、Ertur和Gallo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ESDA),将就业和就业密度这两个指标都超出周边地区的区域作为潜在的核心,然后根据各个潜在核心的经济增长表现区分出核心及非核心地区,余下的潜在核心即为次核心。在其他空间组织形式的识别方面,基本上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

  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的总体评价方面,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局域型Moran指数方法。局域型Moran指数比较适合于对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局域型Moran指数用于反映在整个大区域中,一个局部小区域单元上的某种经济现象或某一属性值,因此,通过计算局域型Moran指数值,可以推算出具体的聚集地的范围。二是Krugman分异指数计算与区位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Krugman提出了用于测度区域专业化程度和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分异指数。G Iden Erkut和Mete Basar Baypinar运用Krugman分异指数计算一些欧洲国家在加入欧洲一体化前后,其国内各区域的专业化程度与主要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并结合主要产业的区位商分析,研究这些国家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变化。三是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部分学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空间分异总体格局及其演变的分析。王冠贤等根据珠三角经济区内部空间发展的基本概况,以珠三角经济区28个县市为地域研究单元,选取12个典型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对1990年、1995年和1999年珠三角经济区内部空间进行发展类型区位划分,通过对3个年份珠三角经济区内各类型城市综合得分值和主成分特征值的对比分析,观察到珠三角经济区正由不平衡向平衡、单极核向多极核方向演变,经济空间呈现极化一均衡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

  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多视角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研究视角:一是要素禀赋视角,二是经济活动主体视角,三是经济空间客体视角,四是分工专业化视角,五是制度视角。

  (一)基于要素禀赋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许多学者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归结为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也就是认为区域经济空问分异源于影响经济活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或非均质性。

  Brakman等认为,如果需求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完全均匀,受规模报酬不变技术和运输成本的支配,所有商品的生产都将是当地性的,以满足当地需求为目的,这时将没有城市,没有空间分异。杜能所描述的世界是市场规模这一要素在空间上非均匀分布的结果;赫克歇尔一俄林(1986)的要素禀赋理论表明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源于要素禀赋结构的空间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空间差异。Krugman提出了“两个自然”理论,他所说的“第一自然”力量指自然禀赋,“第二自然”力量指非自然禀赋。Krugman认为,历史上的一次偶然事件可能会导致空间自组织行为,这是因为这一偶然事件必然带来一定要素禀赋的变化,这种要素禀赋变化所产生的非均质空间适宜了某类产业的发展。Krugman举例说,芝加哥在19世纪之所以成为美国心脏带核心城市与“第一自然”无关,但“第二自然”使它成为了人口和生产中心及交通枢纽。金丽国认为,区域主体的自组织行为是与特定要素禀赋所产生的非均质空间性质相一致的,扩展后的要素禀赋的确是空间经济演变的起点。

  (二)基于经济活动主体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基于一定主体的行为展开的,不对区域主体的行为进行研究,就无法真正揭示区域空间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机理。对经济活动主体行为作用于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的研究始于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认为厂商或企业基于对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进行区位选择,厂商或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塑造了各式各样的经济空间形态,如“杜能环”和勒施“经济景观”等。

  比区位论更进一步,新经济地理学明确地将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定位在消费者、生产厂商和地方政府,用一般均衡的方法,以严谨的经济学模型解释报酬递增条件下空间分异的机制。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一边缘模型最具有代表性。Krugman认为,核心一边缘模型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如果规模经济程度足够大,每个制造商都想在一个地方生产,而为整个区域的市场提供产品,为了运输成本最小化,他会选择当地需求大的地方,这正是大多数制造商选择的地方,因此,有一种循环关系,使得一个制造带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一直存在下去。Martin和Rogers及Lanaspa等明确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加入了核心一边缘模型中。金丽国的研究显示,经济人型地方政府对空间经济自组织的良性累积机制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使其演变成一种恶性累积的自组织机制。谭遂等研究了居民和生产厂商行为对多核心一边缘经济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

  (三)基于空间客体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经济空间客体有多种存在形式,包括节点、轴、面和经济网络等。空间相互作用是空间分异的根本动因,而互补性、通达性及介入机会是衡量空间相互作用程度的重要标准。Perroux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和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阐明了区位势能、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的极化机制是空间分异和空间结构重组过程中新节点形成并壮大的根本原因。核心一边缘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共同作用,区域空间关系不断调整,核心与边缘的边界将不断发生变化。基于空间相互作用原理,陈修颖以湖南省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的演变为例,阐述了一个区域的空间分异格局的变化对另一个毗连区域产生的连带空间结构重组效应。他认为,1980-1990年,广东省的珠三角经济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集聚核心,经济飞速发展,毗连的湖南省沿湘江一京广铁路沿线得到重点投资开发,经济空间向广东方向链接;1990年代以后,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迅速崛起及国家实施长江沿江开发战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岳阳至长株潭沿湘江一京广线的地带得到重点发展,经济空间向长江干流方向接入。

  (四)基于分工专业化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李娟认为,经济空间分异产生于自然空间的分异,却最终成就了分工专业化的演进:一方面,分工深化所带来的区域专业化使客观可能的空间分异条件最终落实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另一方面,分工的深化进一步扩展了市场范围,带来产业问、区域间相互供给与需求的增加,在整个空间层面,表现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间分工与交易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主流。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杨小凯阐述了分工的网络效应。他认为,一个人在其他人都选择自给自足的时候是无法专业化的,,此时对应的是一种分散的后院资本主义经济。金丽国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研究认为经济空间组织既是区域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分工专业化形成的一种空间网络结构。王建廷认为,分工网络、交易的地理集中及分工水平相互作用,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问分异的基本工具;当分工专业化水平很低时,因为交易需求很少,生产者在空间上是分散的,当分工专业化水平上升时,交易必不可少,交易的地理集中会引起空间分异,分工网络也会扩大。

  (五)基于制度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后福特主义的发展突出了制度空间在衔接全球与地方空间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基于制度视角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成果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管治模式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二是对外开放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三是国家或区域内部的体制变革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

  欧洲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管治模式的典范。Traistaru等根据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制造业的相关数据,研究了1990-1999年欧洲一体化对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影响。他们发现,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这些国家的产业重新配置到靠近欧洲中心及其附近区域。他们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如下观点: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经济活动趋向于少量区位集中生产;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贸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产业集中于接近市场的核心地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贸易成本逐步减少,在一体化进程的后期,节约劳动成本的考虑驱使产业配置到劳动力便宜的边缘地区。

  关于对外开放作用于国家内部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学者们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外开放与贸易自由化会压缩国内市场和国内联系而突出国外市场的作用,削弱国内已经存在的中心,使国内非均衡经济空间格局弱化。与上述观点相反,Alonso-Villar、Monfort and NicolinPq与Paluzie等则认为,对外开放与贸易自由化通过加速区域间迁移增强了产业集聚和区域极化的趋势。第三种观点认为,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空间集中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这取决于国内贸易成本,也与国家特殊的地理结构和最初的产业分布有关。由于较差的基础设施和区域间较少的贸易流,国内贸易成本较高,对外开放将使发展中国家国内区域分异进一步加剧。Sjoberg和sjoholm发现,在1980-1996年贸易自由化期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空间集中率并没有下降,这与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点紧密相关。Ge的研究发现,极大地依赖于对外贸易的产业趋向于集聚在中国沿海地区,在那里易接近国外市场,这表明对外贸易的确是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度变迁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巨大变革,引起了作为经济发展载体的区域经济空间的剧烈转型和重组,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成为影响、支配我国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动力。关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前已述及。在分权化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方面,许多学者认为行政分权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Poncet的研究发现,地方保护主义效应在经济高度外向型的省份是相对弱的,地方保护主义在我国内陆省份对产业区位有重大影响。在市场化变革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方面,胡彬认为,长江流域内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空间格局产生了非对称性的影响,是形成高中低三个梯次的空间板块的根本原因。王合生和李昌峰认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轴带内的各种开发区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开发区建设给沿江区域空间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与今后深化研究的展望

  从上述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成果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在以下两个方面形成了共识。第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轨迹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较直观的结构模式。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的研究使我们明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从低级向高级逐步演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呈现由低水平均衡型或离散型到极化型或聚集型到扩散型到高水平均衡型或网络型的演变更替规律。第二,影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因素是多维的和多层次的,既有经济活动主体方面的因素;也有经济空间客体方面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既有微观层次的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及其行为因素,也有中观层次的分工专业化因素,以及宏观层次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既有来自于区域之内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区域之外的因素,如区域之外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体制变革及经济全球化力量等。

  然而,总的来说,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在研究内容方面,各个视角、各个层次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各类文献中,还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一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内涵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以至于在研究中,有的学者以区域发展类型的差异表征空间分异,有的学者仅仅以静态的空间结构表征空间分异,这不利于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进行科学评价。二是对构成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的基本结构单元——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没有根据相关理论对各种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特征进行科学界定,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识别各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方法,这直接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研究上的经验性和随意性。三是对影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路径缺乏系统分析,因而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认识基本上还是局部的或不全面的。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就规范分析而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迫切需要将各个层次和各个视角的研究内容融合起来,进行总体上的归纳、总结、推断和演绎,以真正把握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就定量分析而言,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方面加强量化研究,如核心、次核心、边缘与各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特征的数量化界定,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各种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影响程度的量化,等等。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问题。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进行科学评价,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深人推进的基础或前提。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的现状来看,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缺乏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在明确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和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内涵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各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特征进行科学界定,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的识别主要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的方法,并紧密结合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在空间上的组合状况及其变动态势来分析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是科学评价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需要。二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问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以相关经济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路径、过程及空间表现,将目前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各个视角的研究成果贯串起来,构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是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的关键。三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实证分析方法问题。建立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后,在运用这一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具体区域的经济空间分异机制时,还需要探讨较为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李敏纳 蔡舒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77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