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边界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2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边界效应研究
李理甘
【摘要】:边界效应主要是指地理边界的存在对于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活动所造成的阻碍效应,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筹建以来,通过各成员国间近20年多的协调和努力,东盟已然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我国则是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宣告启动,关税大幅下调,贸易壁垒显著降低,自贸区迎来了“零关税”时代。国家边界的存在不可避免,但是降低边界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亦十分重要,而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成员国的贸易成本下降,边界效应的变化又该如何呢,本文采用引力模型,选取中国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西南部7个代表性省市与东盟十国为样本,通过将国内省间贸易和国际省国贸易对比分析,得出了边界效应显著的结论。同时实证结果也显示,随着自贸区壁垒的不断降低,边界效应影响也是逐步下降的。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造成边界效应存在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交易成本、国内消费偏好等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提升贸易开展层次,扩大货币合作等方法降低边界效应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52.7;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旻;;大国优势、边界效应与后发大国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J];北方经济;2009年06期
2 王水莲;郑璇;;后危机时代加快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问题研究[J];创新;2011年01期
3 孙郁葱,吴冬梅;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6期
4 谷源洋,郝忠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性选择——建立自由贸易区及其相关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5 赵永亮;刘德学;;市场歧视、区际边界效应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09年02期
6 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3期
7 郭晓合;开展中国华南与越南次区域经济合作[J];东南亚纵横;2003年02期
8 周士新;;中国和东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J];东南亚纵横;2011年01期
9 刘志雄;;东盟对华投资现状及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1年10期
10 陆建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成绩、问题及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艳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部边界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林;丁德光;;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张艺卓;郑毅;;试析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矛盾与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李豪;;我国在吉尔吉斯建立经贸合作区的可行性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4 黄爱莲;;基于引力模型的中越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5 张智远;王春霞;;中国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 李丽;;试析中国西南地区与印度的经贸合作[J];创新;2012年01期
7 朱媛媛;王士君;;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01期
8 马建平;;对中国构筑全球性区域贸易安排体系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9 安树伟;母爱英;;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10 石艾馨;李娇;;中俄贸易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经济;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铭;陆佳;;深圳河及沿岸地区开放和改造的机遇与策略[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歌;;加快广西沿边经济发展的研究[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歌;;防城港市与东兴市对广西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作用的研究[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浩军;;区域合作的制度选择:试论港深自由贸易区的建构[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志红;周永章;;政区交界带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新视野[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6 刘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内蒙古自治区[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7 祝鸣;;中国与非洲基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成就、机遇和挑战[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长勇;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6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余元玲;中国-东盟国际河流保护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李纳新;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9 吴世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凌华;基于农产品贸易的中韩FTA可行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宁;中国融入中日韩经济圈效应探讨:发展中大国经济一体化理论视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田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段丽丽;基于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中巴经贸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包明齐;中国与蒙古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冯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粤桂“东盟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韩伽伽;试析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的合作问题[D];暨南大学;2011年
7 孙倩;边界效应与长三角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智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孙少波;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苗丽;大湄公河次区域水电能源合作与中国的功能定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泽;;基于OLI模式的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J];创新;2007年03期
2 范兆斌;苏晓艳;李晓玲;;跨国公司、区域一体化与社会福利——一个垄断模型的扩展[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3 李铁立,李诚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及反馈机制[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4 林明;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探讨[J];创造;1999年07期
5 陈桦楠;姜德波;;长三角区域市场的地区分割——基于边界效应模型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6 金凤德;安岗;赵宁;;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基于大国崛起的视角[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李玉潭,陈志恒;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3年02期
8 李铁立,袁晓勐;辽宁省边境地区与朝鲜经济贸易合作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4年02期
9 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3期
10 金明善,,王厚双;世纪之交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前景与合作模式探讨[J];东北亚论坛;199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正龙;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刀祝威;内陆边境区的空间结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国齐;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4 郭晓磊;CAFTA框架下的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晔倩;林理升;;引力模型与边界效应分析——以长三角和珠三角服务贸易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2 胡志丁;骆华松;侯钰;;边界效应的测定方法新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3 行伟波;李善同;;引力模型、边界效应与中国区域间贸易: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0期
4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5 SandraPONCET;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01期
6 范艳娟;;基于引力模型的CAFTA边界效应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6期
7 吴华丽;;1994-2007中国国际边界效应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06期
8 赵永亮;徐勇;;制度因素与贸易的边界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9期
9 赵永亮;徐勇;;国内贸易与区际边界效应:保护与偏好[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10 周余辉;李郇;;CEPA效应下香港与泛珠三角一体化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群;鲍名;林振山;束炯;;处理子波变换边界效应的一种新方法[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2 潘东夏;方世良;;时间迭代法处理EMD中的边界效应[A];2009年浙苏黑鲁津四省一市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赵艳华;郑建军;周欣竹;熊军;;钢纤维混凝土二维方向系数的边界效应[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4 梁斌;刘彤;屈明;杨世全;;弹丸撞击有界混凝土靶边界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5 涂小萍;;宁波市年降水量分析及消除小波变换边界影响的比较试验[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邢尊明;;序极无致 分极必合——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技术边界效应”[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杨林德;徐日庆;;基坑开挖力学响应和预报参数的边界效应[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王建灵;胡宏伟;郭炜;徐洪涛;;池壁和水中障碍物对气泡脉动影响研究[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宪堂;陈士海;马华祥;周红敏;;深孔台阶爆破试验模型边界效应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靳诚;陆玉麒;;区域旅游一体化过程中边界效应的定量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信林 任志安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溧宣 启键 慧梅 新法 晓霞;[N];新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梅子;[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4 广西财经学院国贸系 石峡;[N];广西日报;2007年
5 李可 高洪艳 整理;[N];中国贸易报;2008年
6 海西 赵维琳;[N];国际商报;2009年
7 季益宇;[N];国际商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民望;[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李锐 张秀娥 孙明远;[N];国际商报;2010年
10 记者 王能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军;欧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进波;混凝土保护层结构与渗透性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为东;芦苇型水陆交错带中根孔结构及其影响下的水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2年
5 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飞;边界效应、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李锦;近场超声非接触支撑与传输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赵英奎;湍流壳模型动力学和反应扩散系统中螺旋波稳定性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9 龚晓;社会主义经济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理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边界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范艳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部边界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余抒蔚;交往空间——“边界效应”及其充分条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常俊喜;地方政府与边界效应[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黄粤;中日双边贸易边界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旭;中俄贸易边界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人元;距离计算、产品相似性与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D];复旦大学;2010年
8 叶婷婷;欧盟新老成员国间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杜鹏;甘肃省区际贸易的边界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10 陈峰;住宅公用部位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