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其成熟与否,涉及到劳动力水平能否进一步提高问题,农业迈向现代化进程中速度问题,以及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问题。肇州县是我国许多县城的缩影,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例。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劳动者技能,有利于调整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可以助力工业与服务业,使区域经济水平提高,让农业跟上农村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作为大庆下属管辖四县之一的肇州县,其特点是经济发展较慢,农业人口比重大。根据肇州县的实际情况,详细地进行探究,对该县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以及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访问法,对肇州县职业教育进行调查分析,切实反映了肇州县该教育近况。通过收集该县在2013-2015年间,有关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资料,分别考察了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师资生源、所设专业、历年高考等相关情况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等组织的职业培训等,多方面介绍了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并根据现状进行分析。从以往肇州县所做的努力来看,虽然在办学模式等方面已有一定成效,但仍有如资金不足,专业教师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力度不大等问题。影响肇州县该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资金投入比例有失均衡、求学成本过高、职业学校教师水平偏低、专业实践支持弱、传统观念禁锢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等。根据调查,笔者认为应多角度的对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提出完善性措施,盘活社会各类资源,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等相关活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调动农民参与度。要加强师资整合力度,把教育目标指向市场,以目标为导向,决定专业设置。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完善实训场地建设。加强政府作用,健全培训体系。
【关键词】:肇州县 农村职业教育 人力资本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9.2
【目录】:
- 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1 引言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2-15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2-14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4-15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15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16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6-19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2.1.1 职业教育16
- 2.1.2 农村职业教育16-17
- 2.2 理论基础17-19
- 2.2.1 人力资本理论17-18
- 2.2.2 教育公平理论18-19
- 3 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分析19-26
- 3.1 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现状19-21
- 3.1.1 办学主体19
- 3.1.2 办学模式19-20
- 3.1.3 师生情况20
- 3.1.4 专业设置20
- 3.1.5 高考情况20
- 3.1.6 职业培训20-21
- 3.2 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21-22
- 3.2.1 开展送教下乡的新型模式21
- 3.2.2 建立县级职教中心21-22
- 3.2.3 与工业园区开展对接22
- 3.2.4 充分发挥职业能力股的培训作用22
- 3.3 存在的问题22-25
- 3.3.1 经费投入不足22-23
- 3.3.2 农民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3-24
- 3.3.3 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缺乏24
- 3.3.4 专业课程设置缺品牌24-25
- 3.3.5 学生实践能力弱25
- 3.3.6 职业培训力度不大25
- 3.4 本章小结25-26
- 4 影响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的因素分析26-29
- 4.1 经济投入比例不均衡26
- 4.2 求学成本过高26-27
- 4.3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普遍偏低27
- 4.4 职业学校缺乏专业的服务与支持27
- 4.5 传统观念的禁锢27
- 4.6 二元结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27-28
- 4.7 本章小结28-29
- 5 完善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29-36
- 5.1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29-30
- 5.1.1 校企联合的发展模式30
- 5.1.2 校乡联合的辐射模式30
- 5.2 建立农民的参与机制30-31
- 5.2.1 丰富招生形式扩大规模30-31
- 5.2.2 增强农民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31
- 5.2.3 调动农民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31
- 5.2.4 拓宽农民就业与发展的空间31
- 5.3 加强师资整合力度31-32
- 5.4 适应市场需要合理调整专业32-33
- 5.5 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33-34
- 5.5.1 打造社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3
- 5.5.2 打造高职人才输送中心33-34
- 5.6 完善职业培训的措施34-35
- 5.6.1 打造高职人才输送中心34
- 5.6.2 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相关专项活动34
- 5.6.3 建立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34-35
- 5.7 本章小结35-36
- 6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广章;“化作春泥更护花”——记省人大代表、肇州县人大副主任、肇州二中副校长裘一章同志[J];教育科研通讯;1986年01期
2 姜文志,岳守庆,刘志强;对肇州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徐东伟;;肇州县开展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谷建中;;从肇州县看县域经济中金融服务弱化问题[J];大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刘海燕,邢林;“豆芽屯”奔小康──肇州县双发乡长发屯豆芽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J];成人教育;1995年06期
6 王长志;强化政府行为,突出“重中之重”──肇州县的“普九”工作[J];黑龙江教育;1996年Z1期
7 陈双,魏永生;一盏敬业的明灯──肇州县二中英语教师于淑贤剪影[J];黑龙江教育;1996年Z1期
8 刘有发;抓好典型 推动工作──我是如何当好中心校校长的[J];黑龙江教育;1997年04期
9 程媛媛;杨桂兰;李桃;;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朝阳沟镇东兴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张筱钧,辛德林,杜显中;创业者的脚步──记肇州县一粮库养猪场场长申起跃[J];大庆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宝昌风采[A];中国改革创新先锋暨经济建设杰出人物风采[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石 特约记者 姜兴源;肇州县注重培养知识型农民[N];大庆日报;2007年
2 肖劲彪;肇州县发生重大车祸 9人死伤[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记者 时阳;肇州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肇州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N];大庆日报;2011年
4 王铁石 特约记者 姜兴源;肇州县党员干部“传、带、帮”促农增收[N];大庆日报;2007年
5 王铁石 记者 张福先;肇州县倾力打造文化大县[N];大庆日报;2007年
6 孙岚;肇州县法院全力服务地方发展[N];大庆日报;2008年
7 刘佳春 王铁石;肇州县八大惠民实事暖民心[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记者 王倩 实习记者 丁一;好政策助肇州千余人找到“饭碗”[N];大庆日报;2010年
9 记者 丁学汉;老楼穿“新衣” 焕发新生机[N];大庆日报;2010年
10 赵云祥;肇州县文化建设频现亮点[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一;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李婧阳;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肇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欣;黑龙江省肇州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肇州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