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
本文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具有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率高、植被覆盖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草地畜牧业是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加快群落演替,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而青贮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必备的一项技术,它具有高效、便利、保质期长、调节家畜消化率、抑制疾病发生率等优点,此外,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也能作为青贮原料,缓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草畜矛盾越来越强烈的趋势。牛羊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缓解石漠化地区生存压力的重要举措。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通过种植牧草增加植被覆盖度,合理利用土地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家畜出栏率,增加经济收入,使石漠化地区激烈的人地矛盾、收入差异矛盾、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得以缓解。根据生态修复理论、耦合效益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营养优化配置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等为及理论依据,于2012-2015年于毕节和黔西南两个地区分别建立的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研究基地的区域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内容进行调查,尤其以草畜内容为研究重点,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分别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并加以示范和推广。结论如下:1.以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鸭茅、高羊茅、菊苣、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的8种人工牧草的营养价值丰富,皆可作为优质牧草。其中紫花苜蓿CP和Ca含量最高,NDF和ADF相对较低,扁穗雀麦的ndf和adf含量皆最高,高羊茅的cf和ee含量最高。根据调查发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青贮饲料利用少,甚至很多地区不利用,所以饲草青贮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饲喂过程中需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2.在所有的青贮实验中,豆科、禾本科、菊科和蓼科都显示lab的添加对青贮饲料具有改善作用。通过感官鉴定和实验室评价,结果显示:1)禾本科牧草青贮扁穗雀麦质量最好,但鸭茅有氧稳定性最高;2)豆科牧草青贮中紫花苜蓿青贮质量最好,有氧稳定性最高;3)菊科和蓼科通过剪碎处理后的青贮效果显著优于全株青贮(p0.05)。综合结果显示,扁穗雀麦青贮后质量最高,但是ndf和adf含量高。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和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分别采用青贮池青贮与袋式青贮模式,但青贮模式在选取过程中与青贮料种类、农作物混合种植、饲喂牛羊种类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3.随着青贮池青贮技术和袋式青贮模式递进为“饲用农作物-青贮池”青贮与“人工牧草-袋式青贮”技术集成,优质饲用农作物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本地资源和选育全新的饲用农作物青贮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研究。4.对两个示范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人工牧草青贮质量优于杂草,通过对几种牧草的感官评价、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最后显示,扁穗雀麦最好,菊苣最差。以皇竹草作为青贮饲喂的原料,对牛羊进行养殖实验,牛羊的日增重分别为0.49kg、0.13kg。现有肉牛64头,肉羊320只,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治理石漠化面积71.31km2,治理岩溶面积87.93km2。牛舍、羊舍、鸡舍各两个,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治理石漠化面积36.81km2,治理岩溶面积51.62km2,植被覆盖率提高和人均收入显著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0.52%,蓄水约20m3,固土约0.7t,此外,固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若干,在吸收有毒物质、固碳释氧、滞尘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那么牛羊产出分别是45.44万元和31.28万元。解决19-32人的工作问题其中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适合山区生态畜牧业,以农作物秸秆或种植青贮玉米或甜高粱进行青贮池青贮较为合理,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适合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以人工牧草进行袋式青贮较为合理。饲草青贮技术与牛羊健康养殖示范范围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但区域农作制度、发展观念、生态环境条件等差异较大,可能引起效益出现高低起伏现象。5.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因为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可推广到生态脆弱、种植模式单一、经济发展滞后区,但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域较狭窄,且都是大中型农场,家庭饲养中因养殖观念落后而使用较少。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 青贮 草地畜牧业 牛羊健康养殖 模式 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53
【目录】:
- 摘要8-11
- Abstract11-16
- 前言16-18
- 一、研究现状18-30
- 1 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18
-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18-19
- 3 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19-30
-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19-22
- 3.2 研究阶段划分22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22-27
-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27-30
- 二、研究设计30-39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30-31
- 1.1 研究目标30
- 1.2 研究内容30-31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31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31-33
- 2.1 技术路线31-32
- 2.2 研究方法32
- 2.3 试验示范方案32-33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33-37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33-34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34-37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37-39
- 三、石漠化地区牧草青贮供需平衡与牛羊健康养殖39-50
- 1 潜在-轻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39-44
- 1.1 饲草青贮状况及特点39-42
- 1.2 草地利用与牛羊养殖状况42
- 1.3 青贮料在牛羊日产消费中的现状分析42-44
- 2 中度-强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44-47
- 2.1 饲草青贮状况及特点44-47
- 2.2 青贮料在牛羊日产消费中的现状分析47
- 3 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对比47-50
- 3.1 喀斯特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47-48
- 3.2 喀斯特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48
- 3.3 比较分析48-50
- 四、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耦合50-54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50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50
-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50
-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50
-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50-51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50-51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51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51-53
-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51-52
- 4.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52-53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53-54
- 五、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54-65
- 1 喀斯特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54-59
- 1.1 禾本科牧草青贮54-56
- 1.2 豆科牧草牧草青贮56-57
- 1.3 菊科和蓼科青贮57-59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59-61
- 2.1 青贮池排水口结构59
- 2.2 多层青贮池59
- 2.3 青贮滤液的回收利用装置59-60
- 2.4 拆卸式青贮池60
- 2.5 干草棚的设计60
- 2.6 青贮池与干草棚的混合装置60
- 2.7 青贮池密封装置60-61
- 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61-65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61-62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62-63
- 3.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63-65
- 六、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65-71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经济问题65-66
- 1.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65
- 1.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65-66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66
- 3 畜牧养殖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66-68
- 3.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67
- 3.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67-68
- 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68-70
- 4.1 工程设计与工艺流程68-69
- 4.2 工程示范过程69-70
- 5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70-71
- 七、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监测评价71-73
- 1 生态效益评价71
- 2 经济效益评价71-72
- 3 社会效益分析72-73
- 八、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优化模式在石漠化地区的推广运用73-75
- 1 模式优化73
- 2 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73
- 3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73-75
- 3.1 资金措施73-74
- 3.2 政策措施74
- 3.3 科技措施74-75
- 九、结论与讨论75-80
- 参考文献80-84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4-86
- 参与科研84
- 发表论文84-85
- 申请专利85
- 获奖情况85-86
- 致谢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喀斯特石漠化内在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刘方,王世杰,刘元生,何腾兵,罗海波,龙健;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3 李才武;;威宁种草养畜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J];中国牧业通讯;2006年07期
4 龙健;李娟;江新荣;邓启琼;李阳兵;;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恢复和重建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5 王进;丁访军;任朝辉;姚小华;任华东;龚榜初;;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形区森林植被恢复途径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6 王华;赖庆奎;;参与式方法在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中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7 杨成华;王进;戴晓勇;丁访军;姚小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段的植被类型[J];贵州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8 李生;姚小华;任华东;杨光芳;杨实;兰应秋;农美东;;喀斯特石漠化成因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美艳;邓菊芬;尹俊;;草在我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研究展望[J];草业与畜牧;2010年01期
10 张琼;;纳雍县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锦春;;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研究进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胡宝清;曹少英;;区域喀斯特石漠化程度演变胁迫阈值研究——以广西都安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安裕伦;;喀斯特石漠化通感研究与地区发展——以贵州省长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张勇荣;周忠发;刘梦琦;;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以贵州省毕节市鸭池示范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喻琴;周忠发;闫利会;;贵州省毕节市鸭池示范区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探讨[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张清海;林绍霞;林昌虎;田晓琴;;贵州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特征研究[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胡宝清;梁铭忠;曹少英;廖赤眉;;喀斯特石漠化演变胁迫变化关系及胁迫阈值模型研究——以广西都安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胡宝清;严志强;李玲;覃开贤;;喀斯特石漠化预警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系统设计——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巍鹏;熊康宁;肖时珍;翠张玲;;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10 熊康宁;盈斌;罗娅;陈起伟;;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志强;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N];科技日报;2013年
2 ;贵州走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新路[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3 刘义;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1年
4 记者 柳路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强;贵州喀斯特石漠化趋势严峻[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宁;省科技创新论坛聚焦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N];贵州日报;2008年
6 刘志强;院士专家会诊贵州喀斯特石漠化[N];科技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宋黔云;贵大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进入国家“973”项目[N];贵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琦琨 实习记者 阮广;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9 宋黔云;贵大与中科院携手进行喀斯特石漠化研究[N];贵州日报;2006年
10 宋黔云;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跻身“973”计划[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海波;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刘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采矿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孝良;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演替阶段土壤质量属性变化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容丽;喀斯特石漠化区植物水分适应机制的稳定同位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飞;共生理论视角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旅游模式构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熊强辉;喀斯特石漠化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胡晓;川南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不同土地覆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许留兴;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5 丁玲;基于光谱指数的喀斯特石漠化地物覆盖度信息提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金乐;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荒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效应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左太安;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类型及典型治理模式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成昌;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工群落生态系统及其养分循环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冬青;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壤氮素变异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