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5 18:08
本文关键词: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1978年至2010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15省(东部5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中部5省:河南、山西、安徽、湖北、辽宁;西部5省: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内蒙)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y,简称RLP)的变化趋势,发现我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与西方国家变化情况有所不同,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政策转变,从软投入理论、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增长等理论角度分析导致我国RLP变动差异的深层原因。继而进一步对32年间15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比对分析,得出东、中、西(15省)的结构变化相似性与差异性。根据实际政策情况将时间区间根据政策分为三段,第一段为1978年至1989年、第二段为1990年至1999年和第三段2000年至2010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八个指标数据(人均资本存量、城镇化率、市场化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均受教育年限、能源生产情况、RD投入比例、分配程度)进行分析比对,得出影响我国RLP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发展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但不同的时期与区域影响效果不同,本文深入对效果的差异性也进行了分析: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人力资本(教育)的投入较少,对RLP影响较小;资本的投入有较大影响作用,但是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化在在三个时期都有显著影响作用;对外贸易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使对外贸易方式改变。对于地区间的差异也得出结果:对于东部来说,影响RLP的主要因素为城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对外贸易、能源的开采以及分配程度;对于中部来说,主要因素为城镇化程度、物质资本的投入、科技进步与分配程度;对于西部来说,主要因素为城镇化程度、物质资本的投入与分配程度。
【关键词】: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软投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方法7-10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7-8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8-9
- 1.3 论文框架结构9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9-10
- 第二章 理论综述10-20
- 2.1 相对劳动生产率10-12
- 2.2 软投入理论12-13
- 2.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13-14
- 2.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4-17
- 2.5 区域经济理论17-20
- 第三章 1978年—2010年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差异20-30
- 3.1 中国区域格局的演变(1978年-2010年)20-21
- 3.2 东、中、西三大区域(15省)经济增长差距21-24
- 3.3 东、中、西三大区域(15省)产业结构特征24-25
- 3.4 东、中、西三大区域(15省)就业结构的转变25-30
- 第四章 实证分析30-44
- 4.1 我国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RLP)变化情况30-36
- 4.2 实证指标选取36-38
- 4.3 实证分析38-44
- 第五章 影响因素分析44-54
- 5.1 硬投入角度因素分析44-47
- 5.2 软投入角度因素分析47-54
- 结束语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表59-68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2 王青松;;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3期
3 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5期
4 胡志军;刘宗明;龚志民;;中国总体收入基尼系数的估计:1985—2008[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5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6 李国璋,于素慧;西部大开发中的软投入制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