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民收入增长放缓。与此同时,中国也进入了一个大转型、大发展、高风险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其中,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方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经济增长环境约束强化、社会矛盾明显激化等发展问题表现突出。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诸多“疑难杂症”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属雾霾的防治这一问题。以PM2.5、二氧化硫为主要成分的雾霾,在不同区域间的污染,逐渐呈现出扩散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杀伤力强的态势。发展中国家被这一问题困扰,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问题的普遍性和世界性,使得当代执政者在面临和解决这一问题时,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执政经验和治理套路,也不应囿于一国一地的有限资源。尤其在我国,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间的关联度和依赖度的增强,要打破常规,转变我国传统的地方政府“鸽笼式”、“碎片化”管理模式,实现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才是有效防治雾霾污染的必由之路。笔者以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为研究主题,基于雾霾治理中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参考国内外关于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文献,界定了雾霾污染及其特殊性概念,明确了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以集体行动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积极探索地方政府间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措施和方法。而全文的核心则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通过描述雾霾治理的现状,通过分析雾霾治理的历程,得出雾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缺乏健全统一的协商体系;缺乏信息、利益、互补的柔性和刚性等机制;容易出现集体困境。第四章深入而详细地对地方政府在治理雾霾中的具体合作过程及合作的运行进行了分析。首先在分析我国霾治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政府间合作在雾霾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地方政府在单独解决跨区域共同建设、开发以及环境治理等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无能”,这成为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前提之一。继而又对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区在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实践进行了阐述,通过这些实践不断探索在协商、承诺、执行和监督各个阶段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又把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过程分为达成协议、形成义务、履行责任、监督评估等四部分,并在对每个部分具体内容详细介绍的前提下,描述了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各要素的运行。过程分析中的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地方政府间合作框架内的四个阶段一一协商、承诺、执行、监督。为达到实现地方政府间合作这一目的,必须在保证这四个阶段各自独立性的前提下,使其相互配合、衔接,形成一个优势互补、拾遗补缺、合作共治的流程运作系统。明确了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各个要素和整个过程,按照既定的合作过程、步骤,进行循环往复的系统运作便是实现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详细分析总结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要素、过程及其各要素的运行,第六章针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促进合作的有效路径。如在协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上,对应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协商机构和多元合作主体、设计可执行协商协议等建议:在合作出现集体行动困境时,认为培育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合作愿景、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是克服这一困境的有效措施;在克服执行困境上,从刚性和柔性约束出发,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并且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监督奖惩力度对于促进合作协商执行的重要作用:最后,还对利益共享和信息共享机制的难以协调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和建议的提出,无疑对地方政府在雾霾治理中能够更深入、有效、持续地合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雾霾 地方政府间合作 框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D62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12-15
- 1.2.2 国内文献研究15-17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创新与不足19-20
- 2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研究基础20-26
- 2.1 相关概念20-23
- 2.1.1 雾霾污染20
- 2.1.2 雾霾的特殊性分析20-21
- 2.1.3 地方政府间合作治理21-23
- 2.2 理论工具23-26
- 2.2.1 集体行动理论23
- 2.2.2 交易成本理论23-24
- 2.2.3 委托代理理论24-26
- 3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存在的问题26-32
- 3.1 雾霾治理的现状26-27
- 3.2 缺乏健全统一的协商体系27-28
- 3.3 雾霾治理中缺乏相关配套机制28-29
- 3.3.1 缺乏协调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28
- 3.3.2 缺乏完整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28-29
- 3.3.3 缺乏配套互补的柔性机制和刚性机制29
- 3.4 执行中出现集体困境29-32
- 3.4.1 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29-30
- 3.4.2 执行组织不健全、执行资源缺乏30-32
- 4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相关分析32-43
- 4.1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必要性分析32-33
- 4.2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实践分析33-34
- 4.3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系统分析34-43
- 4.3.1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中框架和要素分析34-39
- 4.3.2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过程39-40
- 4.3.3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运行40-43
- 5 国外政府间合作治理雾霾的经验与思考43-47
- 5.1 欧盟关于雾霾的协同治理43-44
- 5.2 美国在雾霾污染中的合作与治理44-45
- 5.3 国外政府间合作的总结与启示45-47
- 6 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策略研究47-59
- 6.1 推进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的协商合作47-49
- 6.1.1 建立多层次协商机构、多元合作主体47-48
- 6.1.2 设计可执行的协商协议48
- 6.1.3 构建无缝隙的信息共享机制48-49
- 6.2 促进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49-51
- 6.2.1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49-50
- 6.2.2 建立雾霾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50-51
- 6.3 克服集体行动困境51-54
- 6.3.1 推进合作承诺的柔性自觉性51-52
- 6.3.2 加强刚性机制的约束52-54
- 6.4 提升合作执行力54-59
- 6.4.1 构建整体性执行组织系统54-55
- 6.4.2 丰富执行组织资源55-56
- 6.4.3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56-57
- 6.4.4 改进执行评估体系57-59
- 7 结论与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4
- 后记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丙毅;庞雨晴;;雾霾治理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J];学术探索;2014年07期
2 ;中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联合协调委员会在京召开[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6期
3 李朝军;郑焱;;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大别山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2 龙朝双;王小增;;对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动力机制的一点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辉;钱花花;;广佛同城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5 罗霞;;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与地方政府间合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治国;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N];检察日报;2014年
2 记者 兰金山;中日政府间合作西藏利民 工程项目签字仪式举行[N];西藏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子阳;孟建柱与白俄罗斯副总理主持召开中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N];法制日报;2014年
4 马斌;公共服务中的政府间合作[N];学习时报;2009年
5 记者 朱宇 通讯员 张爱国;“宁波周”签订4个政府间合作协议[N];宁波日报;2010年
6 钮钦;谋划“企业带头,政府支持”合作新模式[N];中国民航报;2014年
7 王华;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N];中国特产报;2004年
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冯玉军;中乌关系驶上快行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记者 刘云非;李鹏会见奇卢巴总统[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傅立钢 实习生 肖文郁;丹麦将与中国不断拓展政府间合作[N];中国贸易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丽;中国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2 王姣;治理视野下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丽君;西部地方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利益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莹;灾后重建地方政府间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梁文富;区域协调发展中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任宇波;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间合作机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曾辽广;穗莞城市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8 胡艳;区域政府间合作协议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周冬雪;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野下的长株潭政府间合作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朱思磊;灾后重建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雾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