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的项目投资机会决策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博弈的项目投资机会决策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调整优化结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结构调整不仅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不断交替,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投资者发现了众多的投资机会,看到了有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但是,项目投资具有不可逆、系统复杂等特点,使得投资者在对项目进行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决策,投资机会的研究逐渐成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关键。本文以投资商为视角,以项目投资盈利为目的,以项目投资的三个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政府、投资商、银行为研究对象,旨在为投资商针对不同的投资机会构建一个决策模型,让其在对项目投资机会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够均衡政府、银行的关系,可以有效进行选择,不要盲目投资,达到最大化收益。首先,对投资机会及其决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主要为投资机会识别作用机理模型打下基础。其次,根据已有文献的阅读及相关总结性的分析报告入手,主要从外部环境、资源条件、社会规范、个人意愿四方面对影响投资机会识别的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投资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模型,对投资机会识别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然后,运用博弈理论对根据作用机理模型选择的投资机会进行决策分析,对政府、投资商、银行进行模型假设,其中对投资商和政府进行信号传递博弈决策,根据博弈树决策分析两者的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对投资商和银行进行博弈支付矩阵分析。最后,进行实例分析,本文以南开校友总会与武清区政府合作的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实例分析,针对该项目产生的投资机会进行识别,并对南开校友总会投资商和武清开发区政府进行分离均衡分析。
【关键词】:投资机会决策 利益相关主体 博弈决策模型 精炼贝叶斯均衡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224.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10-12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2-15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主要创新点12-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1
- 2.1 国内外投资机会文献综述15-17
- 2.1.1 国外研究15
- 2.1.2 国内研究15-17
- 2.2 国内外投资机会决策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7-19
- 2.2.1 国外研究17-18
- 2.2.2 国内研究18-19
- 2.3 国内外多方混合博弈的文献综述19-21
- 第三章 项目投资机会的识别21-29
- 3.1 项目投资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21-24
- 3.1.1 项目投资机会识别影响因素的分析21-23
- 3.1.2 项目投资机会识别影响因素的关系23-24
- 3.2 项目投资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作用模型构建24-29
- 3.3.1 构建原则24-25
- 3.3.2 模型构建25-29
- 第四章 项目投资机会决策博弈模型构建29-43
- 4.1 项目投资机会决策博弈的相关利益主体29-31
- 4.1.1 政府30-31
- 4.1.2 投资商31
- 4.1.3 银行31
- 4.2 项目投资机会决策的博弈模型构建31-34
- 4.2.1 三方博弈决策模型假设31-32
- 4.2.2 模型的构建32-34
- 4.3 投资商与政府的博弈决策34-39
- 4.3.1 投资商与政府的信号传递博弈34-36
- 4.3.2 投资商与政府的分离均衡决策分析36-37
- 4.3.3 投资商与政府的混同均衡决策分析37-38
- 4.3.4 博弈决策的主要结论38-39
- 4.4 投资商与银行的博弈决策39-43
- 4.4.1 投资商与银行的博弈支付矩阵39-41
- 4.4.2 投资商与银行博弈分析41
- 4.4.3 博弈决策的主要结论41-43
- 第五章 实例分析43-51
- 5.1 项目概况43-45
- 5.1.1 项目背景43
- 5.1.2 项目基本情况43-44
- 5.1.3 投资项目规划44-45
- 5.2 项目投资机会识别分析45-47
- 5.2.1 影响因素分析45-46
- 5.2.2 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分析46-47
- 5.3 博弈决策分析47-51
- 5.3.1 政府与南开校友总会的博弈47-48
- 5.3.2 博弈决策的主要结论48-5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6.1 结论51
- 6.2 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银球;;2008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J];财经界;2008年02期
2 ;正确看待风险与收益的关系[J];商业文化;2008年01期
3 秦红斌;;论投资者自我控制与行为投资策略[J];商业时代;2008年11期
4 陈逢元;;未来行情与投资策略[J];大众理财顾问;2012年02期
5 孙庭阳;;千淘万漉能见金——新华基金四季度投资策略[J];商品与质量;2012年44期
6 李成刚;罗聪;胡剑波;;证券投资策略风险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2年35期
7 裘国根;;未来两年投资策略的最优象限[J];股市动态分析;2014年15期
8 綦缚鹏;谭伟棠;;08年投资策略和主题简析[J];证券导刊;2007年45期
9 寇江华;海外投资的风险与防范[J];山西财税;2000年08期
10 孙先定,杨锡怀;基于期权观点的投资策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男;欧阳辉;刘震;Bas van der Reijt;罗军;高子剑;陈定;黄邵隆;;衍生工具与机构投资策略[A];创新·服务·提升——与企业共成长——2012第六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成微;邱菀华;刘善存;;投资策略的演化博弈与价格形成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石正方;;台湾集团企业大陆投资浅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孙克任;;西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我们当前的投资策略[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方德英;;IT投资悖论与解决方案[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胡睿华;;云南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技术重点及投资策略研究[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7 张曾莲;曾益雄;;复制型与增强型指数基金的实证比较分析与投资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咏梅;王劲松;;开放基金Beta系数及投资组合——投资策略匹配性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韩光华;王丽榕;胡斌;;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浅析[A];2004年全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洪永聪;;股指期货与期权复合投资策略[A];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杨哲宇;牵头研讨基金投资策略[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程胜;中国股市适用理性投资[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本刊首席记者 崔晓黎;PE如何让我爱上你[N];证券日报;2006年
4 俞燕;刘乐飞:谨慎对待购汇境外投资[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潘菊;2006年A股市场投资策略[N];国际商报;2006年
6 记者 何晓晴;衡缺性投资策略贯彻始终[N];民营经济报;2006年
7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靳湘云;铂市场调整性质及投资策略[N];中国黄金报;2006年
8 孙晓霞;新世纪基金:关注三大主题投资[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娜日斯;四季度股市投资策略参考[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10 张文绩;德银发布2008年中国投资策略[N];上海金融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爽;基于行为金融的基金投资策略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方玉峰;中国A股市场的择时投资策略浅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杨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绩效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琳;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与投资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东凯;改进型动量投资策略的实证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庚;景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姜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崔东原;韩国企业在华投资报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于文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投资风格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陈飞;基于行为金融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博弈的项目投资机会决策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