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21:08

  本文关键词: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的提高,东盟各国也都意识到加强彼此之间以及与区域内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作为东亚区域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且中国开始加快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东盟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提出“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并开始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老挝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山水相邻的友好邻邦,两国地缘相邻,文化相近,双边经济贸易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受中国的影响,老挝选择了渐进式经济转型模式,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革新开放以前,但老挝经济转型绩效没有中国经济转型绩效显著,因而只有不断提高经济转型绩效,逐渐扩大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合作,才可能使老挝的经济加快发展这是老挝革新开放的未来方向。加强老挝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老挝经济转型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该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并对老中双边贸易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找出老中双边贸易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同时分析老中双边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期促进老挝与中国优势互补以及双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文对老中双边贸易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老挝 中国 经贸 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1.2.1 老挝国内文献综述11-12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2-14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4-15
  •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15-16
  • 2 相关理论基础16-18
  • 2.1 比较优势理论16
  • 2.2 要素禀赋理论16-17
  • 2.3 产业内贸易理论17-18
  • 3 老中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18-34
  • 3.1 老中双边贸易发展历史回顾18-23
  • 3.1.1 古代时期老中经济关系18
  • 3.1.2 近现代时期老中经贸关系18-23
  • 3.2 老中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23-31
  • 3.2.1 老中双边贸易总额比较分析24-26
  • 3.2.2 进出.商品比较分析26-29
  • 3.2.3 直接投资比较分析29-31
  • 3.3 老中双边贸易的特点31-34
  • 3.3.1 经济发展水平的互补性31-32
  • 3.3.2 科技合作和资源开发的互补性32
  • 3.3.3 旅游资源的互补性32-34
  • 4 老中双边贸易发展实证分析34-42
  • 4.1 优势分析34-36
  • 4.1.1 政治环境34-35
  • 4.1.2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35
  • 4.1.3 社会意识及文化传统一脉相承35
  • 4.1.4 地邻区位优势35-36
  • 4.2 劣势分析36-38
  • 4.2.1 老挝基础设施落后36-37
  • 4.2.2 劳动力缺乏及生产率低下37-38
  • 4.2.3 边防管理体系不健全38
  • 4.3 机遇分析38-40
  • 4.3.1 老挝国内资源丰富且生产要素价格低廉38-39
  • 4.3.2 老挝与中国同属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9-40
  • 4.4 挑战分析40-42
  • 4.4.1 跨国公司的威胁40
  • 4.4.2 民族工业受到冲击40-42
  • 5 老中双边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2-45
  • 5.1 老挝产业结构分布不均匀42
  • 5.2 老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42-43
  • 5.3 中国商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43-45
  • 6 促进老中双边贸易发展的措施45-48
  • 6.1 充分利用老中贸易和经济的互补性优势45-46
  • 6.2 加强两国双边贸易的治理和规范46
  • 6.3 促进两国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46-47
  • 6.4 注重提高老中出.商品质量47
  • 6.5 促进两国多行业企业对接47-48
  •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艳丽;刘传哲;;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1952~2002[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向国成,韩绍凤;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三大转变——超边际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J];财贸经济;2005年06期

3 志荣;;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东南亚纵横;2006年01期

4 李辉文,董红霞;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2期

5 于臻;;中国因素于老挝对外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7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8 郑一省;王建坤;;老挝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J];亚太经济;201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1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