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GIS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9:00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只顾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保护,造成巨大的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率下降,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与所处的环境现状,作出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才能保持其健康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国际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4年—2013年间的统计资料和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基础地图,对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了综合承载力的三大子系统:自然资源子系统,经济资源子系统和社会资源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多个指标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均方差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指数;并在分析综合承载力状态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分等定级。结论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上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南宁的综合承载力水平最高,钦州综合承载力次之,北海和防城港的综合承载力较弱;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发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综合承载力水平呈正相关;最后,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主要内容17-19
  • 1.4 小结19-20
  • 2 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20-30
  • 2.1 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20-21
  • 2.2 综合承载力分析的影响因素21-25
  • 2.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25-26
  • 2.4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测算方法26-28
  • 2.5 综合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8-29
  • 2.6 小结29-30
  • 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况30-40
  • 3.1 行政区划和人口30-33
  • 3.2 经济和社会33-36
  • 3.3 资源和环境36-38
  • 3.4 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8-39
  • 3.5 小结39-40
  • 4 区域综合承载力状况分析40-60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40-48
  • 4.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48-49
  • 4.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49-50
  • 4.4 综合承载力的计算50-51
  • 4.5 综合承载力现状分析51-53
  • 4.6 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53-59
  • 4.7 小结59-60
  • 5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60-65
  • 5.1 从综合承载力看可持续发展问题60
  • 5.2 协调系数60-62
  • 5.3 可持续发展系数62-63
  • 5.4 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的划定63-64
  • 5.5 小结64-65
  • 6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65-68
  • 6.1 提升经济承载力65-66
  • 6.2 提高社会承载力66
  • 6.3 提升自然承载力66-67
  • 6.4 小结67-68
  • 7 主要的研究结论及不足68-70
  • 7.1 全文结论68
  • 7.2 研究的不足68-70
  • 参考文献70-7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冠旭;罗海波;文思北;陈龙江;;GIS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2 阚敬斌;浅谈GIS在邮政部门中的应用[J];邮政研究;2001年04期

3 伍丁红;邬平涛;唐小琦;;开发网上GIS 促进旅游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4 王净;GIS在金融业中的应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张雅彬,孙在宏,吴长彬;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郑文钟,何勇;基于GIS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聂艳,周勇,陈平,肖辉;基于GIS的耕地定级方法及其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8 梁娟珠;;基于GIS的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可视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3期

9 常志海;;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上的讲话[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5期

10 鲁明星;贺立源;吴礼树;邓银霞;徐辉;詹少奇;廖勤舟;;基于GIS的鄂州市中低产耕地评价及其改良利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小春;;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吴俐民;丁仁军;冯亚飞;莫忠荣;;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探讨——以昆明市为例[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彦兵;李小娟;连建;杨灿坤;;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空间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崔维群;高晓黎;李玉芝;崔振才;;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赵小敏;石庆华;H.F.M.TenBerge;;应用GIS和作物简单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生长所需的N素和生产潜力分析[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谢士杰;;基于国产GIS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夏新;郑广芬;左惠强;张明宇;;基于GIS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计算机管理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李仁德;谢刚生;;基于GIS的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进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卓俭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安装和试验[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姬冬梅;张大军;李淑杰;王楠;;基于GIS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探[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9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oua Kokolv Augustin;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唐惠燕;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王玮;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积雪动态监测与雪灾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安健;基于GIS的孔隙地下水三维动态广义管理模型[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超;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黄荣珍;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秀萍;基于“面向区域”GIS控件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03年

2 尹春燕;基于GIS的乐山市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琳;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温金奎;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任玉龙;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甘芬芳;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赵露;基于GIS的油藏多信息集成[D];长江大学;2015年

8 吴涛;基于GIS的耕地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叶德峰;基于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潘洋;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和浸取剂分布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承载力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2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