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6:26

  本文关键词: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共投资作为政府的一项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政府政策区域侧重点的不同,公共投资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着区域差别。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向型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带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严重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东部人均GDP为中、西部的1.61倍和1.91倍。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公共投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我国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研究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理论,运用1995-2012年数据研究我国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差异性。 首先,界定了公共投资的内涵与范围,介绍了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并研究了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其次,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总体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在对我国区域公共投资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最优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公共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产出弹性依次为32.36%、36.42%和60.97%,反映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区域是西部地区,影响最小的是东部地区。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研究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分别为10.84%、14.85%和26.42%,且2004年以来东部地区实际公共投资超出最佳规模而中西部仅在个别年份超出各自最佳公共投资规模,反映出我国东部公共投资过剩而中西部投资不足。 再次,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差异性。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AR系统的协整检验分析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并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投资项目的区域最优规模。公共投资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投资产出弹性分别为64.55%、55.34%和42.95%,可见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公共投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公共投资行业,即本文研究的公共投资行业的投资产出弹性均存在区域差别。不同投资项目区域最优规模研究显示,西部六大行业最优规模较之东、中部均较大,说明公共投资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最后,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东部、中西部不同情况提出了我国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东部需要在适当控制总量规模的同时,优化公共投资结构,加大对教育和科技行业的投入;中西部应适当扩大公共投资规模,增加对基础设施,教育和科技,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投资力度;三大区域在各自调节公共投资规模及结构时,注重区域公共投资公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及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投资 区域经济增长 VAR模型 协整检验 门槛回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2-19
  • 一、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12-15
  • 二、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15-18
  • 三、文献评价18-19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9-20
  • 一、研究内容19-20
  • 二、研究方法20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点20-21
  • 一、可能的创新点20
  • 二、不足点20-21
  • 第二章 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21-28
  • 第一节 公共投资的内涵与范围21-22
  • 一、国内外关于公共投资内涵与范围界定21-22
  • 二、公共投资内涵与范围22
  • 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22-25
  • 一、公共投资的基本理论22-23
  • 二、经济增长基本理论23-25
  • 第三节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25-28
  • 一、提供良好的经济运行外部环境25-26
  • 二、培养人力资本26
  • 三、提升科技水平26
  • 四、调整经济结构26-28
  • 第三章 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总体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研究28-52
  • 第一节 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情况28-38
  • 一、我国公共投资规模分析28-34
  • 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情况分析34-38
  • 第二节 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38-44
  • 一、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选择38-40
  • 二、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40-44
  • 三、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经济增长效应地区差异的形成原因44
  • 第三节 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比较44-52
  • 一、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分析44-51
  • 二、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差异的形成原因51-52
  • 第四章 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研究52-70
  • 第一节 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情况分析52-60
  • 一、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的绝对规模与增速52-56
  • 二、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相对规模56-59
  • 三、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59-60
  • 第二节 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60-65
  • 一、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60-64
  • 二、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结构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64-65
  • 第三节 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最优结构比较65-70
  • 一、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最优结构比较65-68
  • 二、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投资最优结构差异的原因68-70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70-75
  • 第一节 研究结论70-71
  • 第二节 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71-75
  • 一、东部地区政策建议71-72
  • 二、中西部地区政策建议72-74
  • 三、调整我国区域公共投资布局,注重区域公平74-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0
  • 科研成果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2 韩仁月;常世旺;;中国省级公共投资的区域效应: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3 李晓嘉;;地方政府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5 张雷宝;;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三种投资产出效率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6 吕炜;王娟;;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缘何难以实现——基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关系视角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7 崔宝玉;张忠根;;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关系的理论模拟[J];财贸研究;2007年05期

8 陈工;苑德宇;;我国公共投资挤占私人投资了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9年12期

9 王威;;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10 张学文;;我国公共投资固定资本存量最优规模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兵;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李婵娟;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94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