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2:16

  本文关键词: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在西部地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尤其是中哈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构想于2003年提出,2007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4月18日正式通关运营。合作中心由中哈两国边境区域组成,是中哈两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崭新尝试,极具创新意义。合作中心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中哈两国之间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可以为今后我国继续开展与周边接壤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创新形式和管理经验。合作中心封关运营运行以来发展迅速,取得一些成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项目进展顺利、工业生产总值和贸易额逐年增长。但是,目前合作中心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管理问题、中哈建设进度不匹配问题、产业基础薄弱问题等。本文认为,制约合作中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培育产业集群是解决合作中心产业问题的关键。当前,合作中心一方面面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后给合作中心带来发展契机,整体外部环境有利于合作中心产业集群的培育。本文认为通过合作中心产业集群的培育,可以增强合作中心对中外企业的吸引力,进而激发哈方的投资建设热情,发挥合作中心在中哈贸易及中亚地区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分析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优先发展旅游业、轻纺织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并详细分析了开展上述产业的可行性,长期应该重点抓好电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努力培育适合合作中心发展的各类型产业集群。最后,充分借鉴墨西哥蒂华纳边境自由贸易区、珠澳跨境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相关建设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为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提出对策建议。建议通过政府高层推动、完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为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提供有力支持,在微观方面从人才、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产业集群培育 园区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英文摘要3-7
  • 第一章 绪论7-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第二节 文献综述8-14
  • 一、中哈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研究8-10
  • 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定位、意义及前景相关研究10-11
  • 三、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培育相关研究11-12
  • 四、新疆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培育相关研究12-13
  • 五、文献评述13-14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14-16
  • 第二章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16-30
  • 第一节 合作中心产生的背景及运营现状16-24
  • 一、合作中心产生的背景16-17
  • 二、合作中心的建设进程及运营现状17-22
  • 三、合作中心运营存在的问题22-24
  • 第二节 合作中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4-27
  • 一、合作中心配套区投资规模及产值现状24-25
  • 二、合作中心配套区产业分布现状25-27
  • 三、合作中心配套区企业入驻现状27
  • 第三节 合作中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7-30
  • 一、企业层面的问题27-28
  • 二、管理层面的问题28-29
  • 三、环境层面的问题29-30
  • 第三章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30-34
  • 第一节 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的必要性分析30-31
  • 一、可以突破合作中心发展困境30
  • 二、可以带动中哈口岸经济的发展30
  • 三、可以深化中哈经贸合作30-31
  • 第二节 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的可行性分析31-34
  • 一、合作中心面临良好的环境机遇31-32
  • 二、中哈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32
  • 三、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人员、企业向合作中心聚集32-33
  • 四、现有产业基础为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提供保障33
  • 五、对口援疆为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33-34
  • 第四章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产业定位与选择34-42
  • 第一节 合作中心及配套区产业定位的影响因素34-37
  • 一、合作中心及配套区产业定位的有利因素34-36
  • 二、合作中心及配套区产业定位的不利因素36-37
  • 第二节 合作中心及配套区的产业选择37-42
  • 一、优先发展产业37-40
  • 二、重点发展产业40-42
  • 第五章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42-48
  • 第一节 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培育经验借鉴42-44
  • 一、典型园区基本情况42-43
  • 二、经验总结与借鉴43-44
  • 第二节 合作中心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44-48
  • 一、宏观层面对策建议44-46
  • 二、微观层面对策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斌;;关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区域性质及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2 郎花;;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框架形成[J];中亚信息;2013年11期

3 王雅静;;依托边境合作中心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信息流[J];大陆桥视野;2014年05期

4 刘国胜;马幸荣;;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法律地位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04期

5 刘炜彬;;中葡首个国家层面科技创新合作中心落户浙江[J];今日科技;2013年02期

6 白艳华;;国际原子能机构—浙江大学合作中心[J];科学中国人;2008年01期

7 章力建;陈天金;李鹏;;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合作中心的思考[J];China Standardization;2012年02期

8 王雅静;;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协调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2年04期

9 ;山东60年:1987-1990[J];走向世界;2009年10期

10 ;医学科学战线上的一支排头兵——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简介[J];卫生经济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华;中哈国际合作中心成推介重点[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刘成刚;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步伐[N];伊犁日报(汉);2007年

3 记者 许继志;合作中心建设一天都不能等[N];伊犁日报(汉);2008年

4 记者汪涓;中哈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工作进展顺利[N];伊犁日报(汉);2009年

5 通讯员单如辉;中哈合作中心商业项目动工[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曲静;商务部门与俄中经贸合作中心全面合作[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贺占军 侯丽军 赵戈;中哈合作中心搭建“陆上开放”新平台[N];国际商报;2011年

8 记者 宋时飞;中哈合作中心封关运营[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9 通讯员 单如辉;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进展快[N];伊犁日报(汉);2008年

10 国渊;海峡中医药合作中心在厦成立[N];厦门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郎s

本文编号:302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2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