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4:23
  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范围图

模型图,城市结构,区域,模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但忽略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向了城乡发展的另一极端[20]。空间生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列斐伏尔提出了以资本主义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生产理论。该理论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了空间实践对于人与城市之间交流互通的重要性,指出了城市空间中所体现的城市社会生活,从“空间向度”来映射城市的阶层划分及相关主体的形成,借用空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城市社会的阶级矛盾冲突,把空间尤其是城市空间作为批判城市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进一步的强调了空间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32]。(2)城乡空间融合理论区域城市一体化模式。洛斯乌姆在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城市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城市和乡村腹地之间存在着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将区域城市从城市建成区向外划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和乡村腹地[33]。其中城市核心区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和城市新区地带的范围;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外围,是城市外溢渗透的地带,也是郊区和乡村城市化地区;城市影响区是非城市功能及产业等实体性要素可能扩散的最大地域;乡村腹地位于最外围,与城市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34]。除此之外,帕佩约阿鲁的“全球城镇网络系统”模式,倾向于对现代及未来技术的向往,描绘了以现实为基础的城镇群体空间直线性演化目标,这种演化目标主要是基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因而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主义的“理想”[35]。图2.1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型图片来源: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图2.2帕佩约阿鲁的全球城镇网络系统模式图片来源: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模式图,全球城,网络系统,模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但忽略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向了城乡发展的另一极端[20]。空间生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列斐伏尔提出了以资本主义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生产理论。该理论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了空间实践对于人与城市之间交流互通的重要性,指出了城市空间中所体现的城市社会生活,从“空间向度”来映射城市的阶层划分及相关主体的形成,借用空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城市社会的阶级矛盾冲突,把空间尤其是城市空间作为批判城市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进一步的强调了空间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32]。(2)城乡空间融合理论区域城市一体化模式。洛斯乌姆在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城市结构模型”,他认为在城市和乡村腹地之间存在着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将区域城市从城市建成区向外划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和乡村腹地[33]。其中城市核心区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和城市新区地带的范围;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外围,是城市外溢渗透的地带,也是郊区和乡村城市化地区;城市影响区是非城市功能及产业等实体性要素可能扩散的最大地域;乡村腹地位于最外围,与城市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34]。除此之外,帕佩约阿鲁的“全球城镇网络系统”模式,倾向于对现代及未来技术的向往,描绘了以现实为基础的城镇群体空间直线性演化目标,这种演化目标主要是基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因而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主义的“理想”[35]。图2.1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型图片来源: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图2.2帕佩约阿鲁的全球城镇网络系统模式图片来源: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编号:3027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027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