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01:11
城市群空间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背景下对城市群空间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合理分散发展达到群体空间的优化。它既包括静态意义上的城市外部空间运动在城市群体区域的布局形态,也包括动态意义上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要素的流动和组合。本文从动态意义上的空间组织概念出发,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综合分析“3+5”城市群提出的战略背景、城市群社会经济现状以及规模等级结构特征和职能结构特征。然后借用通道、节点的概念,将城市看作是城市群网络中的节点,通过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引力作用模型——经济联系强度,从三个层面分别对城市群48个城市的相互作用力大小进行测算。测算所得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情况。以此为基础,结合城市群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等因素,本文进一步划分城市群通道和节点级别,并提出“3+5”城市群“一点一核四中心,多级通道共统筹”的网络化结构;同时针对不同的联结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城市开发建议。本文在研究城市群空间组织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将空间组织的过程用网络化的概念来表述,试图将每个城市放入城市群网络中考察,进而提出合适的开发建议。希望...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图
长株潭一娄底城镇产业聚合发展带,是长株潭城市群向西辐射带动湘中地区、进而带动湘西地区发展的一条城镇产业聚合发展带。图1一4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图图片来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图1一5城市群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图图片来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1.4.3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5月编制完成的《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分为总报告
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可称之为城市群[25l;李国平、杨军等认为,都市区(圈)、城市群(城市密集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是由小到大,不同地域尺度的城市区域概念(见图2一1)。都市区(圈)强调的是城乡、城郊或城镇间的空间联系,城市群强调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而大都市带则是由多个大都市区组成的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区域概念126]。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即城市群层面上的城市区域空间关系。另外,李国平、杨军等还对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概念做了分析说明[26],指出城市群与城镇密集区是一对非常类似的概念,都是指在一定连续地域范围内聚集的一定数量城市或城镇的群体,两者没有区别,只是提法不同。这就解释了目前在湖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公共场合中通常用湖南东部城镇密集区来代替长株潭“3+5”城市群的原因。本研究中采用李国平等人的观点,认为城市群与城镇密集区没有实质区别,后面章节中所指湖南,’3+5”城市群即指湖南东部城镇密集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株潭城市群交通规划整合研究[J]. 何韶瑶,马燕玲,夏博. 城市规划. 2009(07)
[2]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J]. 陈群元,宋玉祥. 经济地理. 2009(01)
[3]城市群建设中交通网络体系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以湖南“3+5”城市群为例[J]. 夏飞.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04)
[4]大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走势研究[J]. 熊柏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02)
[5]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J]. 朱翔. 城市. 2007(10)
[6]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J]. 石贤光.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7(06)
[7]现代快速交通导向的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J]. 汤燕,应四爱.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6(04)
[8]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 董晓峰,史育龙,张志强,李小英. 地球科学进展. 2005(10)
[9]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 刘荣增. 人文地理. 2003(03)
[10]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 张伟. 城市规划. 2003(06)
博士论文
[1]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 谢守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D]. 郑伯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娄底市在“3+5”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研究[D]. 谢玮.云南财经大学 2009
[2]湖南“3+5”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 张立荣.湖南大学 2008
[3]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模型研究[D]. 秦玉.同济大学 2008
[4]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综合经济区划研究[D]. 彭萍.南昌大学 2007
[5]基于“点—轴系统”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研究[D]. 朱兵.西北师范大学 2007
[6]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 李依浓.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组织研究[D]. 王先芝.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与长沙的核心作用研究[D]. 肖金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9]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政府调控机制研究[D]. 冯意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10]空间网络化理论与实践[D]. 蔡彬彬.华中师范大学 1999
本文编号:3128660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图
长株潭一娄底城镇产业聚合发展带,是长株潭城市群向西辐射带动湘中地区、进而带动湘西地区发展的一条城镇产业聚合发展带。图1一4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图图片来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图1一5城市群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图图片来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提升1.4.3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5月编制完成的《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分为总报告
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可称之为城市群[25l;李国平、杨军等认为,都市区(圈)、城市群(城市密集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是由小到大,不同地域尺度的城市区域概念(见图2一1)。都市区(圈)强调的是城乡、城郊或城镇间的空间联系,城市群强调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而大都市带则是由多个大都市区组成的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区域概念126]。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即城市群层面上的城市区域空间关系。另外,李国平、杨军等还对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概念做了分析说明[26],指出城市群与城镇密集区是一对非常类似的概念,都是指在一定连续地域范围内聚集的一定数量城市或城镇的群体,两者没有区别,只是提法不同。这就解释了目前在湖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公共场合中通常用湖南东部城镇密集区来代替长株潭“3+5”城市群的原因。本研究中采用李国平等人的观点,认为城市群与城镇密集区没有实质区别,后面章节中所指湖南,’3+5”城市群即指湖南东部城镇密集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株潭城市群交通规划整合研究[J]. 何韶瑶,马燕玲,夏博. 城市规划. 2009(07)
[2]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J]. 陈群元,宋玉祥. 经济地理. 2009(01)
[3]城市群建设中交通网络体系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以湖南“3+5”城市群为例[J]. 夏飞.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04)
[4]大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走势研究[J]. 熊柏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02)
[5]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J]. 朱翔. 城市. 2007(10)
[6]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J]. 石贤光.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7(06)
[7]现代快速交通导向的浙中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J]. 汤燕,应四爱.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6(04)
[8]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 董晓峰,史育龙,张志强,李小英. 地球科学进展. 2005(10)
[9]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 刘荣增. 人文地理. 2003(03)
[10]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 张伟. 城市规划. 2003(06)
博士论文
[1]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 谢守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D]. 郑伯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娄底市在“3+5”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研究[D]. 谢玮.云南财经大学 2009
[2]湖南“3+5”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 张立荣.湖南大学 2008
[3]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模型研究[D]. 秦玉.同济大学 2008
[4]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综合经济区划研究[D]. 彭萍.南昌大学 2007
[5]基于“点—轴系统”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研究[D]. 朱兵.西北师范大学 2007
[6]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 李依浓.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组织研究[D]. 王先芝.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与长沙的核心作用研究[D]. 肖金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9]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政府调控机制研究[D]. 冯意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10]空间网络化理论与实践[D]. 蔡彬彬.华中师范大学 1999
本文编号:3128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12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