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2 21:36
  区域经济增长是生产力以特定方式和结构在非均质空间布局的反映。我国作为非均质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必然受到非均质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影响。通过对当前的相关背景分析发现,对我国省际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且兼备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立足于在空间均质性假设上,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在空间异质性的假设下,通过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创造性的对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在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Solow余值法,分别运用经典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的面板数据模型,构建出了在空间均质假定和空间异质假定下我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从我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的模型。根据模型,本研究选取了我国31个省市2000-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力以及空间要素等变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GLS估计和GWR估计,分别得到了在不同模型估计下我国省际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并据此分别得到了不同估计模型下我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要素生产率模型,在...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分析


我国省际2001一2008TFP(GWR)

空间要素,生产率


长率增加了0.43个百分点;空间要素生产率最小值为北京,其值为0.03,即空间要素使北京的经济增长率增加了0.03个百分点。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如图5.1所示。20002002200420062008图5.1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如图5.1所示,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在2001一2008年间,除个别极端值外,整体都比较平稳,主要集中在O一0.5这个区间内波动。实际上,由于区域划分的固定性以及区域空间联系的相对稳定性,空间要素生产率不会出现整体上太大的波动。从整体变化趋势看,空间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一个略微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的合作不断加强

增长贡献率,空间要素


图5.2我国省际空间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如图5.2所示,除个别极端值外,我国省际空间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为平稳,均集中在住一5%之间,且在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平稳的增长趋势。由此可以得到,我国省际空间要素对经济增长起着稳定的贡献作用,且其贡献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空间要素生产率将成为我国省际经济增长中稳定而可靠的源泉。5.2.2我国省际空间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聚类分析与本章第一节类似,本节依然采取系统聚类方法,在距离函数上选择Euchdean距离函数,在聚类停止法则判断上选择最高分类数量不超过7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类要素贡献和中国经济增长根源的对比检验[J]. 董直庆,王林辉.  经济科学. 2007(06)
[2]能源持续利用、环境治理和内生经济增长[J]. 张彬,左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5)
[3]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 林毅夫,任若恩.  经济研究. 2007(08)
[4]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李亚平,张济建.  统计与决策. 2007(14)
[5]均衡陷阱:转型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大挑战——一个中俄比较的视角[J]. 林跃勤.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07)
[6]中国区域经济开放:多层次多视点的考察[J]. 赵伟.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6)
[7]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 吴玉鸣,李建霞.  地理科学. 2006(04)
[8]江西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兼论实现江西经济在中部的崛起[J]. 郑京淑,程伟军.  金融与经济. 2006(06)
[9]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机理的实证研究[J]. 张俊波.  江汉论坛. 2006(06)
[10]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J]. 朱春兰,严建苗.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05)

博士论文
[1]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生产率角色研究[D]. 李静.南京农业大学 2006
[2]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岳书敬.西南交通大学 2006
[3]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 苏方林.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 吴玉鸣.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 朱鹏飞.南京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10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10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