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9 12:27
  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河北省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8.0软件分析工具,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其结果表明: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影响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河北省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贡献不足;河北省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发展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因此,必须进行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并引领河北省经济产业发展;三要深化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5(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河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4—2018年)

高职院校,河北省,第三产业


以高职院校为例,2018年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省高职院校第三产业在校生人数远远超过第一、二产业,占全部在校生的72.82%。同时,从专业布点来看,财经商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旅游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等专业开设较多,布点数均在30以上(3)。由此可见,河北省职业教育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规模较大,人才培养数量充足;但从河北省第三产业增长占GDP的比重来看,近年来虽然比重持续增加,但仍在40%左右,与第二产业比重相差甚微。由此看来,职业院校在校生在第二、三产业的分布比例和产业结构比例严重不符,职业教育为第三产业所培养的人才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职业教育第三产业人才培养比例如此充足的情况下,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尚未展现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也侧面反映了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相关专业的发展存在盲目扩张、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培养的人才不能高效服务于第三产业发展,无法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观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时代意蕴[J]. 刘剑虹.  高等教育研究. 2020(04)
[2]规模、结构、质量、政策: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重维度分析[J]. 郭福春,王玉龙.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3)
[3]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创新驱动机制研究[J]. 伍有才.  职业技术教育. 2017(30)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职业教育治理:逻辑、困境与出路[J]. 南旭光.  职业技术教育. 2017(06)
[5]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流、意义及方向[J]. 朱媛.  教育与职业. 2017(01)
[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外部适应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赵建玲,陈志强,张红.  职教论坛. 2016(10)
[7]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吕景泉,马雁,杨延,刘恩专.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09)
[8]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和谐性研究[J]. 郑霞,骆小民.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4)



本文编号:323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3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a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