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重庆市产业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08:39
  产业布局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运用产业空间分布规律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现,它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国民经济建设战略部署。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重庆市进入了快速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结合“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现实的经济基础、迥异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非均衡的劳动力分布,进行产业布局研究与规划,加速资金、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经济要素的有效集聚与扩散,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重庆市产业布局研究,在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产业布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按照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规律,分析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保障条件和关键支撑要素,对促进产业优化布局的重点产业布局进行分析,提出了重庆市产业布局的框架构想,最后针对重庆市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战略对策。论文一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区域产...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基本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理论研究
    2.1 产业布局的含义、经济渊源与特征
        2.1.1 产业布局的含义
        2.1.2 产业布局的经济渊源
        2.1.3 产业布局的基本特点
    2.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产业优化布局的基本原则
        2.2.1 空间均衡原则
        2.2.2 生态效益原则
        2.2.3 市场效率原则
    2.3 产业布局区位因素分析
        2.3.1 产业布局的区位分析
        2.3.2 对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进行评价
        2.3.3 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分析
    2.4 产业布局的地域层次分析
        2.4.1 产业布局的地区层次
        2.4.2 不同层次地域中区位因素对产业布局的作用
    2.5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模式
        2.5.1 增长极布局
        2.5.2 点——轴布局
        2.5.3 网络布局
    2.6 区域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2.7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产业布局指标体系构建
3 重庆市产业布局的机遇与挑战
    3.1 推进产业合理布局的机遇
        3.1.1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全球化为产业布局提供了宽松的要素环境
        3.1.2 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契机
        3.1.3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与重点项目建设为产业布局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3.1.4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区域经济主骨架的形成为产业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2 实现产业优化布局的挑战
        3.2.1 资源分布不均衡
        3.2.2 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3.2.3 经济结构亟待改善
        3.2.4 城乡结构矛盾突出
        3.2.5 社会发展面临挑战
        3.2.6 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
4 重庆市产业布局的关键支撑要素研究
    4.1 合理的资源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4.1.1 土地资源
        4.1.2 水资源
        4.1.3 矿产资源
        4.1.4 旅游资源
    4.2 综合协调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
    4.3 现代通信设施质量和水平是决定区域产业布局的关键要素
    4.4 先进的科技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4.5 优质的教育是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4.6 确保产业布局的资金有效供给
    4.7 科学、高效政策机制是区域产业布局润滑剂
    4.8 高效运行的企业主体是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5 重庆市产业结构布局的相关分析
    5.1 坚持将装备制造业作为主体产业发展,用信息化推动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
        5.1.1 通过信息化提升,把重庆市建成国家级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5.1.2 作为主体产业的制造装备业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
    5.2 将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产业培育成为重点支柱产业
        5.2.1 新材料产业
        5.2.2 机电一体化产业
    5.3 重点发展壮大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先导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
        5.3.1 电子信息产业
        5.3.2 生物工程及产业
        5.3.3 环保工程及产业
    5.4 创建重点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以北部新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
        5.4.1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5.4.2 在北部新区构造一个新兴现代产业基地
        5.4.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桥铺和二郎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坪)
        5.4.4 在北碚区布局建设以四联仪器仪表集团为骨干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基地
        5.4.5 在长寿区布局发展西部天然气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6 重庆市产业布局框架构想
    6.1 三大经济区框架下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构想
    6.2 依托交通干线,开拓通道经济带,带动沿线地区工业经济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
    6.3 市域内各城镇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并与周边省区联手,合力打造七条特色创新产业带鼓励相关产业和企业向这些产业带聚集
    6.4 高起点、有选择,合理规划新兴工业(科技)园区布局
        6.4.1 基本原则
        6.4.2 规划布局
    6.5 以发展区县特色经济为主线,搞好区县工业企业改制和产业布局调整
    6.6 四个方位区域外经济联动与产业协作
7 重庆产业布局的战略对策
    7.1 培育增长极,延伸轴线,形成产业网络
    7.2 加强各地区分工与协作,提高区际产业关联度,建立区际经济新秩序
    7.3 发挥区域优势,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
    7.4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7.5 制定区域性的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
    7.6 构建区域产业布局的利益协调机制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情况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宏观经济的国际评价[J]. 吴殿廷,武聪颖.  世界地理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248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48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