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07:53
本文对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以规划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提出物流量预测的简便估算方法,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对西部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提出了西部物流系统构建方案。具体工作如下: 1 界定区域物流系统定义;对区域物流系统的模式、构成、特征及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条件分析;最后提出了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区域物流系统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2 提出区域基本物流量概念;分析西部区域物流需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对西部基本物流量进行了预测。 3 提出西部物流中心城市规划方案:对西部物流中心城市规划中的规划原则、总量规划、布局规划、规模规划、建设时序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 4 提出西部物流通道规划方案:对西部物流通道规划中的规划原则、结构规划、层次规划、布局规划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物流通道的整合规划方案。 5 提出西部物流信息系统规划方案:对西部物流信息系统的公用信息平台结构、公用信息流程以及信息平台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信息系统的项目规划方案。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部地理位置图
图4一32000年西部各省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产值图(亿元)注:图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一2001很快的。此外,西部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规模是不同的,从上的统计图中可见,四川物流产业基础最好且相应的物流产值最重庆、陕西。.3西部运输结构分析从各种交通方式承担的运输量看,西部运输业有以下特点:铁路货运业:虽然铁路货运量不及公路货运量大,但它承担了大长远距离运输量,货运周转量大,是西部物流运输主要运输方式物流中低价值初级品份额较大,且大多是中长距离运输,故西部运量会继续增加。
家水平20.3百分点。因此,未来公路运输是西部物流主要运输方式,公路货运量会继续上升。图4一4西部货运量曲线图(万吨)图4一5西部货运周转量曲线图(亿吨公里)注:图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一2001航空货运业:航空货运具有高速、运费贵、运量小等特点,而且西部航空港普遍存在吞吐能力小,支线货运比例大的特点,这些决定西部航空货运业只能作为西部货运业的补充运输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HP法在成渝物流通道合理化选择中的应用[J]. 苏小军,罗霞,陈高波,李学松.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03)
[2]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J]. 陈韬,苏小军. 物流技术. 2002(10)
[3]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马立宏,张文杰. 中国流通经济. 2002(04)
[4]我国物流中心的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 过秀成,胡斌,谢实海. 公路交通科技. 2002(03)
[5]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J]. 张文杰. 物流技术. 2002(03)
[6]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 张长根,郑金忠. 物流技术. 2002(03)
[7]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J]. 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 经济体制改革. 2002(01)
[8]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J]. 刘文茹,赵启兰,王耀球. 物流技术. 2001(06)
[9]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J]. 罗霞,何明璐. 公路交通科技. 2001(05)
[10]物流统计初探[J]. 赵艳,张文杰. 统计研究. 2001(08)
本文编号:3257355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部地理位置图
图4一32000年西部各省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产值图(亿元)注:图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一2001很快的。此外,西部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规模是不同的,从上的统计图中可见,四川物流产业基础最好且相应的物流产值最重庆、陕西。.3西部运输结构分析从各种交通方式承担的运输量看,西部运输业有以下特点:铁路货运业:虽然铁路货运量不及公路货运量大,但它承担了大长远距离运输量,货运周转量大,是西部物流运输主要运输方式物流中低价值初级品份额较大,且大多是中长距离运输,故西部运量会继续增加。
家水平20.3百分点。因此,未来公路运输是西部物流主要运输方式,公路货运量会继续上升。图4一4西部货运量曲线图(万吨)图4一5西部货运周转量曲线图(亿吨公里)注:图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一2001航空货运业:航空货运具有高速、运费贵、运量小等特点,而且西部航空港普遍存在吞吐能力小,支线货运比例大的特点,这些决定西部航空货运业只能作为西部货运业的补充运输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HP法在成渝物流通道合理化选择中的应用[J]. 苏小军,罗霞,陈高波,李学松.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03)
[2]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J]. 陈韬,苏小军. 物流技术. 2002(10)
[3]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马立宏,张文杰. 中国流通经济. 2002(04)
[4]我国物流中心的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 过秀成,胡斌,谢实海. 公路交通科技. 2002(03)
[5]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J]. 张文杰. 物流技术. 2002(03)
[6]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 张长根,郑金忠. 物流技术. 2002(03)
[7]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J]. 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 经济体制改革. 2002(01)
[8]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J]. 刘文茹,赵启兰,王耀球. 物流技术. 2001(06)
[9]论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J]. 罗霞,何明璐. 公路交通科技. 2001(05)
[10]物流统计初探[J]. 赵艳,张文杰. 统计研究. 2001(08)
本文编号:3257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5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