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9 10:48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以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本文以2009~2018年31个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经济创新、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绿色经济六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将主成分分析法和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在样本期间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第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平衡,表现出明显的"东高、中平、西低"状态;第三,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来源】:北方金融.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择
(二)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算结果
三、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
(一)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性分析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性原因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构建及应用——兼评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J]. 刘瑞,郭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魏敏,李书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1)
[3]科技创新驱动江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丁涛,顾金亮.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4)
[5]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任保平,文丰安. 改革. 2018(04)
[6]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 师博,任保平. 经济问题. 2018(04)
[7]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 任保平. 学术月刊. 2018(03)
[8]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 钞小静,任保平. 经济研究. 2011(04)
[9]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 钞小静,惠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6)
本文编号:3273605
【文章来源】:北方金融.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择
(二)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测算结果
三、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
(一)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性分析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性原因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构建及应用——兼评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J]. 刘瑞,郭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 魏敏,李书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11)
[3]科技创新驱动江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丁涛,顾金亮.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4)
[5]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 任保平,文丰安. 改革. 2018(04)
[6]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 师博,任保平. 经济问题. 2018(04)
[7]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 任保平. 学术月刊. 2018(03)
[8]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 钞小静,任保平. 经济研究. 2011(04)
[9]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 钞小静,惠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6)
本文编号:3273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7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