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19:10
近年来,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上相继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一是逐步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辽宁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路子。二是出台了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三是实施了县(市)财源建设工程。为做大县(市)财政“蛋糕”,辽宁省实行了“保运转、重激励、促发展”的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财政政策与措施。这些政策与措施有效调动了各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辽宁全省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县域经济作用巨大,原因有三:一是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二是有利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三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是有利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主要研究下述五个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二是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是什么?其竞争力如何?三是辽宁县域经济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距?四是发达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存在着那些先进经验?五是辽宁省如何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1.2.2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1.2.3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2.4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县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2.1.1 县域经济的概念
2.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2.2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概述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2.2.4 点轴开发理论
2.3 国内外对县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3章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3.1.1 县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3.1.2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对外开放明显扩大
3.1.3 县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3.1.4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3.1.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2 辽宁县域经济在全国的竞争力分析
3.2.1 辽宁省县域经济在全国的竞争力状况
3.2.2 辽宁省县域经济进入全国百强县状况
3.2.3 辽宁省县域经济进入东北十强县状况
第4章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县域经济在辽宁全省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地位不突出
4.1.2 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较小、人均产出较低
4.1.3 县级财政收入不足
4.1.4 农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4.2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剖析
4.2.1 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不顺畅,“省直管县”改革力度不够
4.2.2 县域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发展不平衡
4.2.3 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
4.2.4 县域工业规模偏小,工业化水平低
4.2.5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成为制约瓶颈
第5章 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认真落实与实施各项政策,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5.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
5.3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
5.4 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
5.5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原因探究[J]. 章刚勇,尹继东,万宏.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9)
[2]“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J]. 贾丽娟,汪学军. 农业经济问题. 2007(06)
[3]创新发展思路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J]. 张秀隆. 理论前沿. 2006(21)
[4]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 傅恒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06(08)
[5]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J]. 范祚军,宋清华. 武汉金融. 2006(07)
[6]浅论县域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 张慧琴,吕杰. 农业经济. 2005(04)
[7]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问题[J]. 郭秀权. 宁夏社会科学. 2004(04)
[8]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J]. 张燕. 当代财经. 2003(12)
[9]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 凌耀初. 上海经济研究. 2003(12)
[10]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探析[J]. 蔡剑辉,张春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博士论文
[1]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研究[D]. 刘国斌.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629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1.2.2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1.2.3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2.4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县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2.1.1 县域经济的概念
2.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2.2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概述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2.2.4 点轴开发理论
2.3 国内外对县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3章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3.1.1 县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3.1.2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对外开放明显扩大
3.1.3 县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3.1.4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3.1.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2 辽宁县域经济在全国的竞争力分析
3.2.1 辽宁省县域经济在全国的竞争力状况
3.2.2 辽宁省县域经济进入全国百强县状况
3.2.3 辽宁省县域经济进入东北十强县状况
第4章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县域经济在辽宁全省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地位不突出
4.1.2 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较小、人均产出较低
4.1.3 县级财政收入不足
4.1.4 农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4.2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剖析
4.2.1 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不顺畅,“省直管县”改革力度不够
4.2.2 县域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发展不平衡
4.2.3 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
4.2.4 县域工业规模偏小,工业化水平低
4.2.5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成为制约瓶颈
第5章 促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认真落实与实施各项政策,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5.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
5.3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
5.4 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
5.5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原因探究[J]. 章刚勇,尹继东,万宏.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9)
[2]“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J]. 贾丽娟,汪学军. 农业经济问题. 2007(06)
[3]创新发展思路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J]. 张秀隆. 理论前沿. 2006(21)
[4]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 傅恒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06(08)
[5]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J]. 范祚军,宋清华. 武汉金融. 2006(07)
[6]浅论县域经济发展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 张慧琴,吕杰. 农业经济. 2005(04)
[7]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问题[J]. 郭秀权. 宁夏社会科学. 2004(04)
[8]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J]. 张燕. 当代财经. 2003(12)
[9]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 凌耀初. 上海经济研究. 2003(12)
[10]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探析[J]. 蔡剑辉,张春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博士论文
[1]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研究[D]. 刘国斌.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6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28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