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5:33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的持续升温,国内外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大。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也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2006年初国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在指标的约束下各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十二五”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时期,如果能顺利完成此规划期间的约束指标将为我国以后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多以高排放高污染产业为主,民族地区等后发地区要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将越来越重要。“十一五”期间,在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的约束下,民族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东部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能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任务、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等后发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族地区与全国COD排放变化率对比图
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0 年曲折下降。从表 2.2 上看,大多数省份 2005 年比 200,民族地区整体上增长了 15.66%,远远高于全国 0.67%的 年民族地区 COD 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20 6.69%,但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45%,民族省份中有五个降成效,但是西藏、青海和新疆却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因要的减排指标之一的 COD 减排压力较大。)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趋势分析
但省份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超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的有北京、湖北、、重庆、黑龙江,超过指标值较小的后十个地区中民族地区占四个,但是从上来说“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完成了节能指标。)民族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国家减排目标的制定仍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减排目主要减排目标为化学需氧排放量和二氧化硫。首先看“十一五”期间 COD 排标的完成情况,根据相关数据及与国家设置各省份相关指标对比发现大多数在此期间完成了 COD 减排的目标,民族地区中(除西藏)只有青海和新疆未成任务,分别超计划排放总量 1.1 万吨、2.5 万吨16,超指标 15.2%、9.4%。0.005.000.005.000.005.00“十一五”期间各省份COD排放超指标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能减排指标反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曹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2]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J]. 饶清华,邱宇,许丽忠,张江山. 环境科学研究. 2011(09)
[3]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的分解效应:基于LMDI模型的研究[J]. 徐盈之,张全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俞俊峰,张彩洁. 天府新论. 2011(03)
[5]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减排——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分析[J]. 成艾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3)
[6]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J]. 李鸿,张瑾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7]工业能源效率、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 魏楚. 学习与实践. 2010(03)
[8]中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基于DEA方法的评价与模拟[J]. 魏楚,杜立民,沈满洪. 世界经济. 2010(03)
[9]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J].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 人文地理. 2009(06)
[10]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J]. Chu Wei Jinlan Ni Manhong Shen Assistant Professor,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Zhejiang,China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Nebraska,Omaha,USA Professor,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Zhejiang,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9(05)
硕士论文
[1]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研究[D]. 邓晓.华中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38584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族地区与全国COD排放变化率对比图
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0 年曲折下降。从表 2.2 上看,大多数省份 2005 年比 200,民族地区整体上增长了 15.66%,远远高于全国 0.67%的 年民族地区 COD 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20 6.69%,但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45%,民族省份中有五个降成效,但是西藏、青海和新疆却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因要的减排指标之一的 COD 减排压力较大。)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趋势分析
但省份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超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的有北京、湖北、、重庆、黑龙江,超过指标值较小的后十个地区中民族地区占四个,但是从上来说“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完成了节能指标。)民族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国家减排目标的制定仍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减排目主要减排目标为化学需氧排放量和二氧化硫。首先看“十一五”期间 COD 排标的完成情况,根据相关数据及与国家设置各省份相关指标对比发现大多数在此期间完成了 COD 减排的目标,民族地区中(除西藏)只有青海和新疆未成任务,分别超计划排放总量 1.1 万吨、2.5 万吨16,超指标 15.2%、9.4%。0.005.000.005.000.005.00“十一五”期间各省份COD排放超指标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能减排指标反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曹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2]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J]. 饶清华,邱宇,许丽忠,张江山. 环境科学研究. 2011(09)
[3]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的分解效应:基于LMDI模型的研究[J]. 徐盈之,张全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俞俊峰,张彩洁. 天府新论. 2011(03)
[5]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减排——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分析[J]. 成艾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3)
[6]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J]. 李鸿,张瑾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7]工业能源效率、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 魏楚. 学习与实践. 2010(03)
[8]中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基于DEA方法的评价与模拟[J]. 魏楚,杜立民,沈满洪. 世界经济. 2010(03)
[9]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J].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 人文地理. 2009(06)
[10]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J]. Chu Wei Jinlan Ni Manhong Shen Assistant Professor,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Zhejiang,China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Nebraska,Omaha,USA Professor,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Zhejiang,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9(05)
硕士论文
[1]基于LMDI方法的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研究[D]. 邓晓.华中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38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3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