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电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10:50
电子产业集聚对于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具有促进效应。从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电子产业集聚现状来看,中国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电子产业集聚,集聚程度最高,辐射力最强。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电子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出现产业集聚趋势。中国位于电子产业集聚中心区,受益于电子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俄罗斯和中亚五国位于电子产业集聚外围区,通过获取中国电子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本国电子产业集聚发展产生的规模效应提升区域经济效率。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有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电子产业集聚的次中心。中国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丝路陆上起始段国家进行战略性布局,释放中国电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文章来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8(01)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电子产业区位熵指数(2007-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王磊,蔡星林. 工业技术经济. 2019(11)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 曾艺,韩峰,刘俊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5)
[3]内生力量是未来的新动能[J]. 张东明. 企业观察家. 2019(04)
[4]中俄跨境电商:现状、风险与制度安排[J]. 宫艳华.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02)
[5]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及其对区域生产效率的影响[J]. 梁琦,王斯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中国—东盟电子产品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J]. 雷金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18(29)
[7]地理集聚与企业的自选择效应——基于上、下游关联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比较研究[J]. 李瑞琴,孙浦阳. 财贸经济. 2018(04)
[8]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 赵慧,赵红岩,戴一鑫. 时代金融. 2018(03)
[9]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 席艳玲,时保国.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10]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分析——基于SEM和FAHP方法[J]. 刘烈宏,陈治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1)
硕士论文
[1]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研究[D]. 王璐.北京邮电大学 2017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入方式选择[D]. 刘长磊.山西财经大学 2016
[3]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策略研究[D]. 肖福阳.新疆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44404
【文章来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8(01)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电子产业区位熵指数(2007-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王磊,蔡星林. 工业技术经济. 2019(11)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 曾艺,韩峰,刘俊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5)
[3]内生力量是未来的新动能[J]. 张东明. 企业观察家. 2019(04)
[4]中俄跨境电商:现状、风险与制度安排[J]. 宫艳华.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02)
[5]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及其对区域生产效率的影响[J]. 梁琦,王斯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6]中国—东盟电子产品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J]. 雷金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18(29)
[7]地理集聚与企业的自选择效应——基于上、下游关联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比较研究[J]. 李瑞琴,孙浦阳. 财贸经济. 2018(04)
[8]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 赵慧,赵红岩,戴一鑫. 时代金融. 2018(03)
[9]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 席艳玲,时保国.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10]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分析——基于SEM和FAHP方法[J]. 刘烈宏,陈治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7(01)
硕士论文
[1]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研究[D]. 王璐.北京邮电大学 2017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入方式选择[D]. 刘长磊.山西财经大学 2016
[3]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策略研究[D]. 肖福阳.新疆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44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4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