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1:56
  我国农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长迅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但是,我国农业发展现在面临新的历史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到来;二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三是我国农业和农村面临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四是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面临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农业发展理论的突破和实践的探索;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是入世我们应履行相应的基本义务;四是经济结构趋同导致了无差异市场和农产品的恶性竞争;五是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需稳步增长。我国农业怎么办?只有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转换升级,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面临着需求日益增加和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引言
第—部分 总论
    一、 研究问题背景展示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目的和思路
    四、 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第二部分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理论形成的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研究成果
        (二)、 技术内生的观点及其研究成果
        (三)、 制度内生的观点及其研究成果
    二、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理论的提出
        (一)、 RASED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 RASED理论的基本目标
        (三)、 RASED理论的动力理论
第三部分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支撑体系研究
    一、 区域环境支撑
    二、 区域资源支撑
    三、 区域比较优势
    四、 区域决策支撑
    五、 区域政策支撑
第四部分 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模式(道路)选择
    一、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二)、 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一般性思考
        (三)、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思考
    二、 一个典型模式——大力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
        (一)、 县域农业经济概念的提出
        (二)、 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的意义
        (三)、 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的基本原则
        (四)、 县域农业经济特色的标准设计
        (五)、 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第五部分 县域特色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 基本情况
    二、 资源禀赋
    三、 目标定位
        (一)、 狠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稳增收
        (二)、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增收
        (三)、 农村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四、 经验推广
        (一)、 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 以市场为导向,狠抓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农业实用先进技术
        (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五)、 加快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六)、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七)、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八)、 加强农业法规执法力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对策建议
        1、 建立政府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2、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健全持续性农业知识、技术培训体系
        4、 建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
        5、 建立健全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监测体系
        6、 完善农业保护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的保障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 康芸,李晓鸣.  中国农村经济. 2000(09)
[2]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J]. 李庆章,徐建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04)
[3]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王海燕,傅泽田,刘雪,郭宏宇.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02)
[4]关于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点看法[J]. 李炳坤.  宏观经济研究. 2000(03)
[5]21世纪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战略[J]. 罗其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01)
[6]农业发展新阶段与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研讨会上的发言[J]. 杨雍哲.  农业经济问题. 2000(01)
[7]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 孔祥智.  调研世界. 1999(11)
[8]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农业现代化[J]. 牛若峰.  农业经济问题. 1999(10)
[9]农业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改造[J]. 何静.  经济问题. 1999(09)
[10]家庭责任制、农户行为与农业中的环境生态问题[J]. 王跃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本文编号:3378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78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