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22:16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国际航运中心从出现而发展迄今,业已历经数百年洗礼,其成功令世人瞩目,有着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与总结。在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从事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更属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探讨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构成要素,研究其发展与功能演变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与发展机理,剖析其货运量数值指标和港口群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着上述内容,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在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评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并分析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四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2)讨论并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演进分代的断代标准,并辅之以相关内容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伦敦等三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演变及其转型特征,进而提出了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应该具备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同时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空间位移问题,并比较了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异同。(3)分析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航运中心运行中的作用。以港口企业市场边界的扩张与海向腹地的出现为重点,探讨了...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


研究目标Fig.1.1Objieetofthestudy

同一度,综合评价值,集对,神户市


纽纽约市市0.6681555222上海市市0.65777222伦伦敦市市0.5792333333纽约市市0.60888333新新加坡坡0.4717666444香港港0.58666444香香港港0.3935333555伦敦市市0.45777555东东京都都0.3784333666东京都都0.4444666上上海市市0.3471333777釜山市市0.38222777神神户市市0.1655222888新加坡坡0.35999888釜釜山市市0.1601222999神户市市0.33111999大大阪市市0,15662221000大阪市市0.32444l000天天津市市0.1232222l111天津市市0.212221111青青岛市市0.11696661222青岛市市0.20444l222大大连市市0.097362221333大连市市0.182221333

同一度,集对,经济环境,神户市


航运中心心经济环境境排名名国际航运中心心经济环境境排名名新新加坡坡0.458777444鹿特丹市市0.63222444东东京都都0.3314111555香港港0.46111555香香港港0.292666666大阪市市0.42333666大大阪市市0.115222777上海市市0.40333777上上海市市0.08607888888神户市市0.40222888神神户市市0.07295222999新加坡坡0.39222999青青岛市市0.0417111l000青岛市市0.305551000天天津市市0.03726666l]]]天津市市0.28444llll釜釜山市市0.03213999l222大连市市0.225551222大大连市市0.0221777l333釜山市市0.19555l3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中转功能方略[J]. 寿建敏.  中国港口. 2007(07)
[2]基于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订货提前期决策研究[J]. 刘蕾,罗华,唐小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07)
[3]基于集对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J]. 姜军,宋保维,潘光,王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03)
[4]从GDP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J]. 李武.  中国国情国力. 2007(03)
[5]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罗崴.  华东公路. 2007(01)
[6]引入时间变量的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分析[J]. 严忠,党爱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市场结构演进的影响[J]. 易小佳,廖进中,何颖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04)
[8]关于国际中转港形成条件的思考:以高雄、香港和新加坡为例[J]. 黄盛.  特区经济. 2006(07)
[9]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SEA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 徐凌,陈冲,尚金城.  地理科学. 2006(03)
[10]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非对称博弈分析[J]. 徐江,刘应宗,尤爱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 段志强.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建勇.上海海事大学 2005
[3]东亚地区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比较研究[D]. 黄健元.河海大学 2004
[4]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 韩增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3
[5]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 徐杏.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D]. 龚发金.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谭春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建设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研究[D]. 刘长旭.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港城关系的发展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 唐秀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青岛港竞争力分析[D]. 段峰.天津大学 2005
[6]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和政府的作用[D]. 吴晓卉.上海海事大学 2004
[7]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在区域中的竞争与合作策略研究[D]. 赵演.上海海事大学 2003
[8]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布局规划[D]. 方修宁.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86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86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