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以长春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1 06:32
城市化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核心作用的日益增强,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发展格局的出现,城市与区域必然在发展要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互补、整合、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大量实践调查,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并借鉴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全国、典型区域、长春市三个层面上,采用纵横、中外比较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互动系统的动力因素、要素特征、演变机制、区域类型,并根据历年数据,建立了全国超大城市地域及长春市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此为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的时空作用机制、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反馈机制、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地域类型的划分及特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的调控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春市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对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根据城市化滞后的各种负面效应,提出城市化滞...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城市化的滞后效应
一 阻碍消费增长与结构升级
二 抑制产业发展与要素聚集
三 导致结构偏差与非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的研究背景
一 城市化的区域作用日益明显
二 城市与区域日趋整合发展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研究思路及理论模型
一 研究思路与样本选择
二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第二节 动态模型结果分析
一 全国总体超大城市地域的数量模型
二 典型超大城市地域的数量模型
三 超大城市地域模型结论分析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研究
二 区域空间结构体系研究
三 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
四 区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的时空作用过程
一 前工业化时期城市离散式发展
二 工业化时期城市化快速推进
三 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结构与功能高级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作用的动力机制
一 产业结构的外向化与城市体系的国际化
二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城市新区开发
三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与城市生态空间建设
四 城市功能扩散与城市发展区域化
第四节 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反馈机制
一 城市化的支撑作用
二 城市化的拉动作用
三 城市的空间载体作用
第五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地域类型研究
一 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地域
二 资源导向的工矿型地域
三 发展滞后的传统农业地域
四 问题突出的发展衰退地域
五 潜力较大的边境口岸地域
六 非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域
第六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调控模式
一 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职能优化
二 工矿地域的产业、城镇体系重构
三 传统农业地域城市化适度超前
四 衰退地域产业重组与再城市化
五 边境口岸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地缘整合
六 环境脆弱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生态化
第四章 长春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对策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特征及问题
一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过程的模型分析
二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特征
三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对策
一 大城市问题解决与都市区建设
二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功能调整
三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城市化推进
四 区域城市体系的空间调整与重构
五 城市生态地域单元与空间体系建设
六 区域城市化推进的快速通道建设
七 城市职能结构的未来演变趋势
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主要贡献
三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 黄文华. 江西社会科学. 2002(05)
[2]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J]. 陈可,顾乃华. 南方经济. 2002(04)
[3]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 冯俊. 城市发展研究. 2002(02)
[4]大都市伸展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大都市地区发展新特征[J]. 顾朝林,于涛方,陈金永. 规划师. 2002(02)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研究[J]. 黄明华. 铁道师院学报. 2001(04)
[6]论城市化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 吴林海,刘韶龄. 兰州学刊. 2001(05)
[7]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 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4)
[8]对城市化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 李善同. 中国软科学. 2001(05)
[9]城市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J]. 李一. 宁夏社会科学. 2001(02)
[10]长春市城市地域结构体系研究[J]. 王祁春,李诚固,丁万军. 地理科学. 2001(01)
本文编号:346968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城市化的滞后效应
一 阻碍消费增长与结构升级
二 抑制产业发展与要素聚集
三 导致结构偏差与非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的研究背景
一 城市化的区域作用日益明显
二 城市与区域日趋整合发展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研究思路及理论模型
一 研究思路与样本选择
二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第二节 动态模型结果分析
一 全国总体超大城市地域的数量模型
二 典型超大城市地域的数量模型
三 超大城市地域模型结论分析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研究
二 区域空间结构体系研究
三 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
四 区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的时空作用过程
一 前工业化时期城市离散式发展
二 工业化时期城市化快速推进
三 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结构与功能高级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作用的动力机制
一 产业结构的外向化与城市体系的国际化
二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城市新区开发
三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与城市生态空间建设
四 城市功能扩散与城市发展区域化
第四节 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反馈机制
一 城市化的支撑作用
二 城市化的拉动作用
三 城市的空间载体作用
第五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地域类型研究
一 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地域
二 资源导向的工矿型地域
三 发展滞后的传统农业地域
四 问题突出的发展衰退地域
五 潜力较大的边境口岸地域
六 非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域
第六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调控模式
一 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职能优化
二 工矿地域的产业、城镇体系重构
三 传统农业地域城市化适度超前
四 衰退地域产业重组与再城市化
五 边境口岸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地缘整合
六 环境脆弱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生态化
第四章 长春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对策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特征及问题
一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过程的模型分析
二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特征
三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对策
一 大城市问题解决与都市区建设
二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功能调整
三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城市化推进
四 区域城市体系的空间调整与重构
五 城市生态地域单元与空间体系建设
六 区域城市化推进的快速通道建设
七 城市职能结构的未来演变趋势
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主要贡献
三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 黄文华. 江西社会科学. 2002(05)
[2]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J]. 陈可,顾乃华. 南方经济. 2002(04)
[3]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 冯俊. 城市发展研究. 2002(02)
[4]大都市伸展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大都市地区发展新特征[J]. 顾朝林,于涛方,陈金永. 规划师. 2002(02)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研究[J]. 黄明华. 铁道师院学报. 2001(04)
[6]论城市化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 吴林海,刘韶龄. 兰州学刊. 2001(05)
[7]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 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4)
[8]对城市化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 李善同. 中国软科学. 2001(05)
[9]城市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J]. 李一. 宁夏社会科学. 2001(02)
[10]长春市城市地域结构体系研究[J]. 王祁春,李诚固,丁万军. 地理科学. 2001(01)
本文编号:3469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6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