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新成效驱动因素的贡献率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0 05:00
创新驱动战略是国家重要战略。为推进这一战略,需要分析创新成效驱动因素和贡献。使用LMDI模型,将创新成效提升分解为区域经济结构效应、研发强度效应、人员支出比效应、科研人员效率效应和经济发展效应。利用该模型和广西2011—2016年14个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科研人员效率效应最大,达到了93.37%;其次是经济发展效应,达到了20.84%;紧接是人员支出比效应和区域经济结构效应,分别为0.99%和0.19%;研发强度效应则为-15.39%。同时,通过分析广西四大经济区域,提出了各经济区域加强创新活动的途径,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文章来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广西专利申请量与申请量增量的增长曲线
创新效率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贡献最大。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科研人员创新效率是驱动创新的最佳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促进了广西创新成效提升;人员支出比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贡献很弱,但是多数年份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有负面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对创新成效提升产生了微弱的正面影响;研发强度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有负面影响。1.区域经济结构效应区域经济结构反应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距对创新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发达地区的示范效应会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如果差距过大,则可能影响整个地区创新的发展图25个驱动因素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贡献差异谭建新,廖鸣霞:广西创新成效驱动因素的贡献率研究8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基于工业创新产出变化及其驱动效应的LMDI分解[J]. 廖直东,代法涛,荣幸. 产经评论. 2019(03)
[2]基于LMDI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变化的驱动效应分析[J]. 刘志迎,陈侠飞.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6(06)
[3]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方法[J]. 蔡中华,余薇佳.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0)
[4]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 张娜,杨秀云,李小光.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1)
[5]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J]. 周贵川,张黎明. 管理世界. 2014(01)
[6]广西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J]. 黄晗,朱宇兵. 广西社会科学. 2013(06)
[7]我国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余秀江,胡冬生,何新闻,王宣喻. 软科学. 2010(08)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 经济研究. 2006(07)
本文编号:3486627
【文章来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广西专利申请量与申请量增量的增长曲线
创新效率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贡献最大。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科研人员创新效率是驱动创新的最佳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促进了广西创新成效提升;人员支出比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贡献很弱,但是多数年份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有负面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对创新成效提升产生了微弱的正面影响;研发强度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有负面影响。1.区域经济结构效应区域经济结构反应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距对创新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发达地区的示范效应会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如果差距过大,则可能影响整个地区创新的发展图25个驱动因素对广西创新成效提升的贡献差异谭建新,廖鸣霞:广西创新成效驱动因素的贡献率研究8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基于工业创新产出变化及其驱动效应的LMDI分解[J]. 廖直东,代法涛,荣幸. 产经评论. 2019(03)
[2]基于LMDI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变化的驱动效应分析[J]. 刘志迎,陈侠飞.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6(06)
[3]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基于LMDI方法[J]. 蔡中华,余薇佳.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0)
[4]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 张娜,杨秀云,李小光.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1)
[5]资源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J]. 周贵川,张黎明. 管理世界. 2014(01)
[6]广西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J]. 黄晗,朱宇兵. 广西社会科学. 2013(06)
[7]我国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余秀江,胡冬生,何新闻,王宣喻. 软科学. 2010(08)
[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 经济研究. 2006(07)
本文编号:3486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8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