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自然环境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8 08:57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口数量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与人口数量相比,其他人口因素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作用将日益显著。人口分布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这一东北中部地区的普通乡镇为例,研究其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研究吉林省的人口分布问题乃至研究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问题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人口的数据分析、人口理论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对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的自然状况和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进而系统地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布局有机结合,促进人口合理再分布;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人口合理再分布;对镇、村进行有机整合,促进人口合理再分布等对策。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鹿乡镇地域图
源特征 2 所示,双阳区鹿乡镇的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区域广泛。带与第二隆起带的衔接部位,属于伊—舒地堑,形成于第三覆盖。因此,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岩、 年,双阳区鹿乡镇与石溪镇的合并,使鹿乡镇增加了矿非金属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英石等;现已发现各类矿藏 123 处。其中煤炭、石灰石、油气等资源最丰富,已探吨。现在已探明该区石灰石矿储量达到 4.4 亿立方米,,共有石灰石厂 19 家;灰场 45 家。现在石灰石、煤炭经济支柱。相对于鹿业,矿产业的发展对政府经济带动作
史阶段;虽然该地区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均衡和商贸流通业不发达等问题是与该镇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相比,双阳区鹿乡镇的区域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城镇化特征(1)交通设施近几年,长春市双阳区路网建设飞速发展,交通非常便利。有长清、两条公路连接长春市主城区,龙双公路连通长春市龙嘉国际机场,形成长清、双蒋、双伊、双明、双岔公路为主框架的公路网。该地区与周边城镇联系尚不便捷,而且缺乏高等级公路,整个城镇机程度较低,一部分公路等级达不到要求。如图 7 所示,可以看出,该镇与村的交通道路覆盖程度南北差距较大,南部的偏僻农村没有高等级公路然停留在土路状态,如图 6 所示。比如,尖山村、黑顶子村、黄家村等的村民交通条件非常不便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喀斯特高原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 李旭东,张善余. 干旱区研究. 2007(01)
[2]近年来北京各区县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研究[J]. 封润华. 人口与经济. 2006(S1)
[3]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百年变迁研究——人口、城市与交通发展[J]. 任启平,陈才. 人文地理. 2004(05)
[4]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演化特征及振兴方略[J]. 徐效坡. 经济地理. 2004(05)
[5]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J]. 陶为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4(06)
[6]东北西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J]. 刘崇丽.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J]. 李靖宇,杨海峰. 长白学刊. 2004(01)
[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J]. 王桂新. 人口与经济. 2000(03)
[9]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口资源的空间结构、变动趋势及问题与对策[J]. 韩光辉,陈喜波. 人口与经济. 1999(06)
[10]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J].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遥感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50260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鹿乡镇地域图
源特征 2 所示,双阳区鹿乡镇的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区域广泛。带与第二隆起带的衔接部位,属于伊—舒地堑,形成于第三覆盖。因此,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岩、 年,双阳区鹿乡镇与石溪镇的合并,使鹿乡镇增加了矿非金属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英石等;现已发现各类矿藏 123 处。其中煤炭、石灰石、油气等资源最丰富,已探吨。现在已探明该区石灰石矿储量达到 4.4 亿立方米,,共有石灰石厂 19 家;灰场 45 家。现在石灰石、煤炭经济支柱。相对于鹿业,矿产业的发展对政府经济带动作
史阶段;虽然该地区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均衡和商贸流通业不发达等问题是与该镇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相比,双阳区鹿乡镇的区域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城镇化特征(1)交通设施近几年,长春市双阳区路网建设飞速发展,交通非常便利。有长清、两条公路连接长春市主城区,龙双公路连通长春市龙嘉国际机场,形成长清、双蒋、双伊、双明、双岔公路为主框架的公路网。该地区与周边城镇联系尚不便捷,而且缺乏高等级公路,整个城镇机程度较低,一部分公路等级达不到要求。如图 7 所示,可以看出,该镇与村的交通道路覆盖程度南北差距较大,南部的偏僻农村没有高等级公路然停留在土路状态,如图 6 所示。比如,尖山村、黑顶子村、黄家村等的村民交通条件非常不便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喀斯特高原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 李旭东,张善余. 干旱区研究. 2007(01)
[2]近年来北京各区县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研究[J]. 封润华. 人口与经济. 2006(S1)
[3]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百年变迁研究——人口、城市与交通发展[J]. 任启平,陈才. 人文地理. 2004(05)
[4]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演化特征及振兴方略[J]. 徐效坡. 经济地理. 2004(05)
[5]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J]. 陶为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4(06)
[6]东北西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J]. 刘崇丽.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关于创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带的现实论证[J]. 李靖宇,杨海峰. 长白学刊. 2004(01)
[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J]. 王桂新. 人口与经济. 2000(03)
[9]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口资源的空间结构、变动趋势及问题与对策[J]. 韩光辉,陈喜波. 人口与经济. 1999(06)
[10]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J].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遥感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502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0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