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四川省农业与农民的双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9 18:09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致力于建设新时代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以四川省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双视角切入,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相关变量,消除样本内生性问题。通过分析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效果发现:政策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差距较小为0.2%,在2014年后增加为1.1%,增长0.9%;2014年前,政策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农民收入增长差距为-1.3%,在2014年后增加为12.5%,培育政策对区域农民收入增长促进效果显著,增长11.2%,基本能够判断现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是有效的。
【文章来源】:中国西部. 2020,(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四、研究方法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姜明伦,于敏,李红. 农业展望. 2015(08)
[2]促进农民职业分化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分化研究》评介[J]. 赵邦宏. 经济论坛. 2015(08)
[3]精准瞄准 分类培训 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 高杰,王蔷. 农村经济. 2015(02)
[4]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J]. 徐金海,蒋乃华,胡其琛. 农业经济问题. 2014(10)
[5]江苏省农民工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 呼婕,牛刚. 南方农村. 2013(05)
[6]公共资助农民培训供需及均衡机制选择——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J]. 杨锦秀,吴春汶,朱玉蓉.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1)
[7]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思考[J]. 赵邦宏. 农民科技培训. 2012(05)
[8]重新认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J]. 王德文,程杰,赵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01)
[9]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陈华宁,姜楠. 中国软科学. 2008(02)
[10]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 周其仁. 管理世界. 1997(05)
本文编号:3505580
【文章来源】:中国西部. 2020,(01)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四、研究方法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姜明伦,于敏,李红. 农业展望. 2015(08)
[2]促进农民职业分化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分化研究》评介[J]. 赵邦宏. 经济论坛. 2015(08)
[3]精准瞄准 分类培训 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 高杰,王蔷. 农村经济. 2015(02)
[4]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J]. 徐金海,蒋乃华,胡其琛. 农业经济问题. 2014(10)
[5]江苏省农民工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 呼婕,牛刚. 南方农村. 2013(05)
[6]公共资助农民培训供需及均衡机制选择——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J]. 杨锦秀,吴春汶,朱玉蓉.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1)
[7]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思考[J]. 赵邦宏. 农民科技培训. 2012(05)
[8]重新认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J]. 王德文,程杰,赵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01)
[9]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陈华宁,姜楠. 中国软科学. 2008(02)
[10]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 周其仁. 管理世界. 1997(05)
本文编号:3505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0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