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城市网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驱动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3 22:11
本文从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多中心城市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影响,并以长江经济带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程度与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经典生产要素后,非中心城市通过嵌入多中心城市网络过程中相对节点中心度的提升,缩小了其与中心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影响,并且整体上通过中小城市获得节点集聚增长效应、中等城市发挥正向溢出效应以及节点中心大城市突破地理近邻的长波辐射效应的叠加互锁来实现;加快区域要素流动集散、促进区域产业竞合协作,是多中心城市网络驱动区域板块融合互动和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机制,而地理邻近城市间因节点中心度提升在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的过度竞争,则不利于区域地域功能的整合提升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范围内应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城市网络建设,培育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以更加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统计研究. 2020,3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度指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整体水平变动(2005-2016年)
基于假设2和假设3,运用因果逐步回归中介效应检验法,从区域要素流动、区域产业竞合两条路径上展开作用机制的检验。这里主要引入城市层面反映商品要素流动的客运量(pv)、货运量(fv),以及度量城市产业发展状况的制造业占比(manu)、生产性服务业占比(ser)变量(2)。为了避免可能的内生性干扰,采用严格外生的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W2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表3列(1)~(2)的估计结果显示,以客运量、货运量为被解释变量时,ln C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城市相对节点中心度的增强有助于促进区域要素向本地集聚;而其间接效应显著为负,说明更高的城市网络节点中心度对周边城市和地区要素会产生吸附作用。尽管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但由于直接的增长效应比较强烈,城市节点中心度提升对商品要素集聚与扩散叠加而形成的平均总效应显著为正,其背后反映的是长江经济带多中心城市网络中商品要素在区域城市间流动日益频繁,并通过集聚经济的分享、匹配和学习机制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表3列(3)~(4)分别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显示,ln C对制造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意味着城市节点中心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自身在制造业资源要素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直接促进本地制造业发展,但同时对周边城市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制造业资源要素“虹吸”,导致总体产生了竞争抑制作用。与制造业不同,ln C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城市节点中心度的提升尚未促进其自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但通过需求关联和空间溢出途径带动了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且总体呈现为正向影响。即样本期内长江经济带域内城市节点中心度的提升,总体上有助于促进其与周边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分工协作与互利,但也加剧了它们在制造业发展方面的竞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变特征:空间收敛的视角[J]. 陈丰龙,王美昌,徐康宁. 财贸经济. 2018(07)
[2]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 罗来军,文丰安. 改革. 2018(06)
[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促进区域协同增长吗[J]. 阳国亮,程皓,欧阳慧. 财经科学. 2018(05)
[4]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J]. 张明斗,王雅莉.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2)
[5]城市群经济网络与经济增长——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J]. 种照辉,覃成林,叶信岳. 统计研究. 2018(01)
[6]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与地区收入差距[J]. 刘修岩,李松林,陈子扬.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0)
[7]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J]. 吴常艳,黄贤金,陈博文,李建豹,徐静. 经济地理. 2017(07)
[8]中国经济空间的新格局:基于城市房地产视角[J]. 丁如曦,倪鹏飞.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5)
[9]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区经济效率——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J]. 刘修岩,李松林,秦蒙. 管理世界. 2017(01)
[10]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 钟业喜,冯兴华,文玉钊. 地理科学. 2016(01)
本文编号:3587235
【文章来源】:统计研究. 2020,3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度指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整体水平变动(2005-2016年)
基于假设2和假设3,运用因果逐步回归中介效应检验法,从区域要素流动、区域产业竞合两条路径上展开作用机制的检验。这里主要引入城市层面反映商品要素流动的客运量(pv)、货运量(fv),以及度量城市产业发展状况的制造业占比(manu)、生产性服务业占比(ser)变量(2)。为了避免可能的内生性干扰,采用严格外生的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W2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表3列(1)~(2)的估计结果显示,以客运量、货运量为被解释变量时,ln C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城市相对节点中心度的增强有助于促进区域要素向本地集聚;而其间接效应显著为负,说明更高的城市网络节点中心度对周边城市和地区要素会产生吸附作用。尽管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但由于直接的增长效应比较强烈,城市节点中心度提升对商品要素集聚与扩散叠加而形成的平均总效应显著为正,其背后反映的是长江经济带多中心城市网络中商品要素在区域城市间流动日益频繁,并通过集聚经济的分享、匹配和学习机制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表3列(3)~(4)分别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显示,ln C对制造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意味着城市节点中心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强自身在制造业资源要素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直接促进本地制造业发展,但同时对周边城市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制造业资源要素“虹吸”,导致总体产生了竞争抑制作用。与制造业不同,ln C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意味着城市节点中心度的提升尚未促进其自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但通过需求关联和空间溢出途径带动了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且总体呈现为正向影响。即样本期内长江经济带域内城市节点中心度的提升,总体上有助于促进其与周边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分工协作与互利,但也加剧了它们在制造业发展方面的竞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变特征:空间收敛的视角[J]. 陈丰龙,王美昌,徐康宁. 财贸经济. 2018(07)
[2]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J]. 罗来军,文丰安. 改革. 2018(06)
[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促进区域协同增长吗[J]. 阳国亮,程皓,欧阳慧. 财经科学. 2018(05)
[4]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结构体系研究[J]. 张明斗,王雅莉.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2)
[5]城市群经济网络与经济增长——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J]. 种照辉,覃成林,叶信岳. 统计研究. 2018(01)
[6]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与地区收入差距[J]. 刘修岩,李松林,陈子扬.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0)
[7]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J]. 吴常艳,黄贤金,陈博文,李建豹,徐静. 经济地理. 2017(07)
[8]中国经济空间的新格局:基于城市房地产视角[J]. 丁如曦,倪鹏飞.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5)
[9]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区经济效率——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J]. 刘修岩,李松林,秦蒙. 管理世界. 2017(01)
[10]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 钟业喜,冯兴华,文玉钊. 地理科学. 2016(01)
本文编号:3587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8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