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自由贸易协议的中澳农产品贸易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4:39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一种补充,双边贸易协定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区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南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引人瞩目,这种合作模式通过地区内垂直分工,利用其成员在经济、贸易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实现了规模经济,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也可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中国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多边贸易框架来解决贸易壁垒和实现自由贸易问题。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出口,绕开贸易壁垒的一条主要途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立自贸区的突破口,而各项农业协议的达成是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关键部分。本文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背景下,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现状及贸易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引言部分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以及研究背景作详细介绍,并对研究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以及整个研究框架作大致描述。理论综述主要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作简单回顾,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本文主...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自由贸易协议的中澳农产品贸易关系研究


经济一体化的层次11Fig.2-1TypesofEconomicBlocs自由贸易区是一体化的最低层次

边境保护,货物贸易,中国实际,基线


(棉花和糖类)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如蔬菜、水果制品、肉鱼制品、饼干、杂项食品等。而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源密集型产品,如羊毛、谷物、棉花、乳品等。可以说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性,这也是中澳双方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并获得经济收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3.2 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农产品产出影响中国与澳大利亚于 2003 年 10 月 24 日达成中澳贸易与经济框架协议,并4 月 18 日签署了启动 FTA 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该协定承认中国的自由位,并正式开始 FTA 谈判。从 2005 年 5 月至 2006 年 9 月,双方已经举行了中澳 FTA 将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它的步深化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迈上一个新的台2006 到 2015 年间,由于双边 FTA 的运作,澳大利亚的实际 GDP 会有 180 长,中国的实际 GDP 会有 640 亿美元的增长20。

边境保护,货物贸易,实际GDP,澳大利亚


图 3-5 取消货物贸易边境保护使澳大利亚实际 GDP 相对基线22的偏离(百万Fig. 3-5 Australia: Deviation of Real GDP from Baseline due to Removal ofProtection on Merchandise Trade (US$ million)数据来源:Model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nAustralia-China Free TradeAgreement. Fi建立自贸区之前,两国都对部分农产品征收一定的关税。尽管中国是农消费的大国,但对诸如羊毛、小麦、大米、糖和棉花仍实行关税配额管理,2产品总体的关税水平为 15.3%,免税产品所占比例为 7%,小麦和大米的配达 65%。澳大利亚农产品平均关税为 1.3%,免税产品比率为 72.4%,仅对某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表 3-2 中列出了 2004 年两国从对方进口的大宗征收关税的税率情况。另外,市场准入壁垒会使自由贸易协定所能带来的好处表 3-2 中国与澳大利亚大宗农产品进口税率表(2004 年)Tab. 3-2 Tariff Rate Quotas Applying to China and Australia’s Major Agricultur(2004)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 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品名称 税率(2005) 产品名称 税率(2毛(未处理) 38%(配额外) 果汁 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参与双边FTAs进程及其与APEC的政策协调[J]. 刘晨阳,宫占奎.  亚太经济. 2007(02)
[2]中澳自由贸易谈判中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J]. 秦向东,王海楠.  国际贸易问题. 2006(07)
[3]中国与澳大利亚水果及加工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测算[J]. 彭可茂,祁春节,雷海章.  中国物价. 2006(07)
[4]互补性是中澳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础[J]. 薛力,马光霞.  世界农业. 2006(05)
[5]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及动因探析[J]. 刘玉贵,张雯.  特区经济. 2006(03)
[6]产品差别化条件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J]. 孙磊,田志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01)
[7]双重比较优势与竞争型FTA的获益者和受损者——CAFTA的启动与双方的利益分配[J]. 孙玉红.  世界经济研究. 2006(01)
[8]区域经济集团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J]. 胡亮.  农村经济. 2006(01)
[9]我国参与双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基础研究[J]. 王学柏.  对外经贸实务. 2006(01)
[10]中国参与FTAs的进展与效应分析[J]. 孟夏,宫占奎.  亚太经济. 2006(01)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与合作研究[D]. 孙林.南京农业大学 2005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 史智宇.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中泰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D]. 金鸿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2]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富桥.华中农业大学 2005
[3]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择[D]. 张超.厦门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21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21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