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港口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11:30
纵观世界著名港口和中国各大港口的发展历史可知,港口的发展与其腹地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港口处于接受外向先进产业的最前端,一方面在区域经济中充当经济增长的极核,临港产业通过与腹地的产业间联系形成一条条辐射线。港口要积聚自身能量,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的辐射能沿着这些辐射线往返于港口与腹地之间。另一方面,港口的发展又取决于所在区域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科学认识港口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广西沿海港口群直到近年来才被纳入区级重点发展规划,国家去年批准北部湾新区已显示出政府对这一地区的重视。广西沿海港口是我国南端的重要出海通道和对外门户,其战略地位突出。对广西沿海港口增长极形成的可行性研究,是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中,无论是圈层结构、点轴结构还是极核—腹地结构,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城市向心力、产业推动力。发展初期通过极化作用,城市在这种作用下与自增长效应共同积累足够能量,通过扩散效应影响周边地区,这种效应的循环往复使城市的规模进而对周边的影响逐渐扩大。克鲁格曼基于产业集聚的增长模型中是产业集聚影响了企业的地理分布。广西在港口规划发展中...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著述
(三) 简要评价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研究思路
第二章 港口与腹地的关系分析
一、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港口-腹地关系
(一) 圈层结构
(二) 点轴结构
(三) 增长极模式
二、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影响
(一) 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二) 港口因素对腹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三) 港口对腹地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一) 腹地产品结构决定港口发展方向
(二) 腹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港口跨越式发展
(三) 腹地集疏运不通畅阻碍了港口的竞争力
第三章 广西沿海港口现状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经济发展概况
一、广西沿海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 港口发展概况
(二) 港口产业基础
(三) 港口城市发展
(四) 港口提高竞争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西南民族地区外向经济发展概况
(一) 物流运输体系
(二) 市场化程度
(三) 对外开放度
(四) 与东盟贸易
第四章 广西沿海港口发展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经济互动实证研究
一、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与广西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 建立回归模型
(二) 数据资料选取
(三) 线性回归分析
二、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与西南其它各省的经济相关性分析
(一) 资料选取
(二) 回归摘要
(三) 结果分析
三、对模型结果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总量影响
(二) 外贸产品结构
(三) 物流运输方式
第五章 广西沿海港口群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
(一) 优先发展临港产业
(二) 融合区域优势产业
(三) 跨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加强城市建设
(一) 发展南北钦防城市双核
(二)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 以技术创新促城市发展
三、发挥政府作用
(一)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二)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 加快信息化发展提升软实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J]. 李晶,吕靖.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加强与腹地经济融合 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尽快形成[J]. 天津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8(05)
[3]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水平空间差异与发展建议[J]. 郭文彬,韩增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05)
[4]北部湾(广西)港口经济研究综述[J]. 谢童伟. 职业圈. 2007(16)
[5]树立区域意识 发展港口经济[J]. 东吴. 港口经济. 2007(09)
[6]天津市海洋经济中港口产业发展研究[J]. 王磊,林宁. 海洋通报. 2007(04)
[7]我国五大港口群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J]. 交文. 港口经济. 2007(02)
[8]基于SWOT模型的广西港口经济发展分析[J]. 赖永剑,白红果.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04)
[9]国内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研究述评[J]. 刘波,朱传耿,房吉. 水运管理. 2006(10)
[10]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 周茂荣,杜莉. 世界经济研究. 2006(09)
博士论文
[1]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 刘用明.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港城互动发展研究[D]. 陈芸芸.大连海事大学 2007
[2]日照港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D]. 杨洪军.山东大学 2006
[3]青岛港与腹地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 韩兆燕.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港口[D]. 苏萌.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港口腹地划分问题研究[D]. 刘欣.上海海事大学 2006
[6]青岛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苏慧.中国海洋大学 2006
[7]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谢丹.大连海事大学 2005
[8]我国环渤海港口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 李剑.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华南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D]. 李文蔚.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19852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著述
(三) 简要评价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研究思路
第二章 港口与腹地的关系分析
一、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港口-腹地关系
(一) 圈层结构
(二) 点轴结构
(三) 增长极模式
二、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影响
(一) 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二) 港口因素对腹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三) 港口对腹地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一) 腹地产品结构决定港口发展方向
(二) 腹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港口跨越式发展
(三) 腹地集疏运不通畅阻碍了港口的竞争力
第三章 广西沿海港口现状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经济发展概况
一、广西沿海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 港口发展概况
(二) 港口产业基础
(三) 港口城市发展
(四) 港口提高竞争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西南民族地区外向经济发展概况
(一) 物流运输体系
(二) 市场化程度
(三) 对外开放度
(四) 与东盟贸易
第四章 广西沿海港口发展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经济互动实证研究
一、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与广西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 建立回归模型
(二) 数据资料选取
(三) 线性回归分析
二、广西沿海港口吞吐量与西南其它各省的经济相关性分析
(一) 资料选取
(二) 回归摘要
(三) 结果分析
三、对模型结果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总量影响
(二) 外贸产品结构
(三) 物流运输方式
第五章 广西沿海港口群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
(一) 优先发展临港产业
(二) 融合区域优势产业
(三) 跨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二、加强城市建设
(一) 发展南北钦防城市双核
(二)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 以技术创新促城市发展
三、发挥政府作用
(一)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二)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 加快信息化发展提升软实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J]. 李晶,吕靖.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加强与腹地经济融合 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尽快形成[J]. 天津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8(05)
[3]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水平空间差异与发展建议[J]. 郭文彬,韩增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05)
[4]北部湾(广西)港口经济研究综述[J]. 谢童伟. 职业圈. 2007(16)
[5]树立区域意识 发展港口经济[J]. 东吴. 港口经济. 2007(09)
[6]天津市海洋经济中港口产业发展研究[J]. 王磊,林宁. 海洋通报. 2007(04)
[7]我国五大港口群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J]. 交文. 港口经济. 2007(02)
[8]基于SWOT模型的广西港口经济发展分析[J]. 赖永剑,白红果.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04)
[9]国内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研究述评[J]. 刘波,朱传耿,房吉. 水运管理. 2006(10)
[10]中国与美国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 周茂荣,杜莉. 世界经济研究. 2006(09)
博士论文
[1]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 刘用明.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港城互动发展研究[D]. 陈芸芸.大连海事大学 2007
[2]日照港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D]. 杨洪军.山东大学 2006
[3]青岛港与腹地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 韩兆燕.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港口[D]. 苏萌.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港口腹地划分问题研究[D]. 刘欣.上海海事大学 2006
[6]青岛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苏慧.中国海洋大学 2006
[7]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谢丹.大连海事大学 2005
[8]我国环渤海港口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 李剑.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华南地区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D]. 李文蔚.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19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71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