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14:1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关系更为密切,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科技知识的创造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大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入;大学已从社会的边沿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成为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驱动器,这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未来的大学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就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等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并在不断地从社会吸取其发展所需营养的同时,还要以人才培养、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等方式回报社会,并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而甘肃作为我国大西北的重要门户,其区域经济、社会等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的宏伟目标能否成功实现。目前甘肃区域经济正逐渐从依靠物质资料生产要素高投入、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依靠智力资本投入、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且甘肃人民对高等教育渴望程度也在增大,这些都给甘肃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甘肃高校必须优化自身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甘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甘肃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并主动实现与甘肃区域经...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的难度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基础理论支撑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成功实践
第三部分 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一、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水平状况
二、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概况
三、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四、对二者互动发展失调的判断依据及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 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协经济调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竞争力
二、适度规模,兼顾经济发展
三、结构调整、统筹兼顾,适应社会需求
四、健全运行机制,增强系统功能
五、强化互动意识,营造互动条件、环境
六、完善互动机制,促进协调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的层次结构变化[J]. 文雯,李乐夫,谢维和. 中国高等教育. 2007(09)
[2]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专业设置的互动性研究[J]. 邯郸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 社科纵横. 2006(12)
[3]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J]. 张皓.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 任平泉. 生产力研究. 2006(05)
[5]论地方高校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 唐志强. 现代企业教育. 2006(09)
[6]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 刘燕. 中国成人教育. 2006(05)
[7]近20年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 李露,吴靖. 高教论坛. 2006(02)
[8]地方高校应彰显为地方服务的功能[J]. 邱瑜. 航海教育研究. 2006(01)
[9]加强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J]. 毛大龙.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10]“长三角”高校科学联合与产业发展互动[J]. 陈景春,尤玉军.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3)
本文编号:3731141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的难度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基础理论支撑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成功实践
第三部分 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一、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水平状况
二、甘肃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概况
三、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四、对二者互动发展失调的判断依据及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 甘肃高等教育与区域协经济调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竞争力
二、适度规模,兼顾经济发展
三、结构调整、统筹兼顾,适应社会需求
四、健全运行机制,增强系统功能
五、强化互动意识,营造互动条件、环境
六、完善互动机制,促进协调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的层次结构变化[J]. 文雯,李乐夫,谢维和. 中国高等教育. 2007(09)
[2]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专业设置的互动性研究[J]. 邯郸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 社科纵横. 2006(12)
[3]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J]. 张皓.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 任平泉. 生产力研究. 2006(05)
[5]论地方高校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 唐志强. 现代企业教育. 2006(09)
[6]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 刘燕. 中国成人教育. 2006(05)
[7]近20年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 李露,吴靖. 高教论坛. 2006(02)
[8]地方高校应彰显为地方服务的功能[J]. 邱瑜. 航海教育研究. 2006(01)
[9]加强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J]. 毛大龙.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10]“长三角”高校科学联合与产业发展互动[J]. 陈景春,尤玉军.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3)
本文编号:3731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73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