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1:07

  本文关键词: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各国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并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WTO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加之多边贸易谈判屡屡不畅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加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的开放合作,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起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进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必须倚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深入开展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两个框架下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如何?如何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借鉴了关税同盟理论检验和分析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的历程、阐述了贸易投资现状。其次,采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效应进定量分析,同时对投资效应进行了定性分析。再次,分析和研究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深化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会存在正的贸易创造效应,但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明显;第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均比较明显。要实现中国与中亚国家更深入的经济合作,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来应对现有的问题:首先,在国家宏观层面,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好契机,提高区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与欧亚经济联盟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其次,在自治区层面,新疆不但要调整本地产业结构,还要加大对本地产品的支持力度,扶植一批龙头企业;最后,在微观企业层面,鼓励企业向西“走出去”,并要提升中国产品在中亚国家的信誉,以此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更长久更深入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效应 投资效应 经济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9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文献综述9-13
  • 一、区域经济合作经济效应理论综述9-11
  • 二、区域经济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综述11-13
  • 三、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文献综述13
  • 四、研究现状述评13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14-16
  • 第二章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16-30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16-18
  • 一、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起步阶段(1991-2001)16-17
  • 二、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至今)17-18
  • 第二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现状18-26
  • 一、中国和中亚国家贸易规模18-21
  • 二、中国和中亚国家贸易结构21-24
  • 三、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结合度24-26
  • 第三节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投资合作26-30
  • 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规模26-27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的国别分布27-28
  • 三、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的行业分布28-30
  • 第三章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30-44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贸易效应分析—基于引力模型30-37
  • 一、模型的理论基础30-31
  • 二、模型及数据来源31-36
  • 三、实证检验的结论及分析36-37
  • 第二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投资效应分析37-44
  • 一、投资创造效应38-40
  • 二、投资转移效应40-43
  • 三、结论及分析43-44
  • 第四章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44-49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44-45
  • 一、中国与中亚各国贸易不平衡44
  • 二、单向投资有待改变44-45
  • 三、区域内贸易投资不便利阻碍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45
  • 第二节 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45-49
  • 一、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贸易创造效应的进一步扩大45-46
  • 二、欧亚联盟对区域内的经济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46-47
  • 三、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的进一步深化47
  • 四、中国新疆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47-48
  • 五、地区安全因素制约合作48-49
  • 第五章 深化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49-55
  • 第一节 国家层面49-51
  • 一、提高区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49-50
  • 二、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50
  • 三、加速人民币区域化50
  • 四、建立政策沟通平台,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50-51
  • 第二节 自治区层面51-52
  • 一、以民心相通来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推进经济合作稳步发展51-52
  •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疆经济稳步增长52
  • 三、加大对本地产品的支持力度,扶植一批龙头企业52
  • 第三节 企业层面52-55
  • 一、选择合理的投资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52-53
  • 二、提升中国产品在中亚国家的信誉53
  • 三、加大对中亚国家非能源领域的投资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炳强;;关于正确看待新疆对中亚国家比较优势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8期

2 赵常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合作与互动中共同发展[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06期

3 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新疆对中亚国家投资现状及评价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7期

4 于树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特征[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09期

5 刘清鉴;机遇与挑战──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J];东欧中亚研究;1994年04期

6 柳清文;关于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J];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6年04期

7 顾关福;中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及对华经贸关系[J];和平与发展;1997年02期

8 ;出口中亚国家的国产汽车销量降低[J];中亚信息;2013年11期

9 桑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战略合作模式及路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年32期

10 井波;;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J];中亚信息;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新明;夏辉;;东欧中亚国家制度转轨的代价与未来发展前景[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Bohdan Krawchenko;;中亚国家政府与学界的经济政策制定能力: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宇;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有望成亮点[N];经济日报;2013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陆南泉;中、俄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N];经济观察报;2014年

3 刘旭;中亚国家寻求出海口[N];国际商报;2003年

4 王作葵;哈总统主张分阶段建立中亚国家联盟[N];人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志新;伊朗深化与中亚国家关系[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井波;中国中亚国家大学生交流基地在新大揭牌[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杨成;中亚维稳须抛弃“大博弈”老调[N];文汇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傅立钢;搭建通往中亚国家的贸易桥梁[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俄欧亚所 赵常庆;中亚国家的发展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王大霖;我对中亚经贸须破三大瓶颈[N];国际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毕燕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孙壮志;国际新格局中的中亚五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申建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翔;冷战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军事安全合作[D];外交学院;2009年

2 陈小碧;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大国中亚博弈[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苏玲;“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中国中亚经贸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谭璐;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中亚因素[D];外交学院;2016年

5 刘倩;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华文化在中亚国家的传播(冷战结束以来)[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治海;俄罗斯的中亚外交:政策、实践与挑战[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董莉;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8 杨倩;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刘燕;中国和中亚国家外资立法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10 蔡力敏;论文化因素对中亚国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73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