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研究(1990-2005)
发布时间:2023-03-18 20:13
冷战结束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东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不理想。造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不顺利的因素很多,制度变迁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制度变迁包括国际制度的重构和各国为适应经济一体化作出的制度趋同性改革,其中制度成本和意识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来分析1990——2005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 冷战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在东盟内部发生。东盟从冷战后到东亚金融危机前,在付出一定制度成本、构建共同意识的基础上,区域制度建设和各国趋同性改革均取得一定的成就。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曾经带来“东亚奇迹”的制度潜力已耗尽,东亚各国面临着新的制度转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一方面,建立了东盟、“10+1”、“10+3”、中日韩四个“轮子”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东亚各国在总结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为适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对各...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2.1 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之研究综述
1.2.2 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之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
2.1.1 制度
2.1.2 交易费用与制度
2.1.3 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3.1 制度变迁与产权理论
2.1.3.2 制度变迁与国家理论
2.1.3.3 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理论
2.1.4 制度变迁的媒介
2.2 与制度变迁相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特点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和联系
2.3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
2.3.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共同制度安排
2.3.2 区域各国的制度调整
2.3.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成本
2.3.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意识形态
小结
第3章 冷战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制度变迁
3.1 东亚金融危机前东盟经济区域一体化中的制度变迁
3.1.1 冷战后东亚的国际局势
3.1.2 东盟区域的制度建设
3.1.3 东盟各国的趋同性改革
3.1.4 东盟一体化的制度成本
3.1.5 东盟意识的构建
3.2 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
3.2.1 东亚合作框架的设立与完善
3.2.2 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的趋同性改革
3.2.3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制度成本
3.2.4 东亚意识的构建
3.3 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就
3.3.1 区域贸易的发展
3.3.2 货币金融合作的进展
3.3.3 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3.4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缺失
3.4.1 领导权不明确
3.4.2 缺乏正式制度安排
3.4.3 文化认同处于初级阶段
3.4.4 制度成本高
小结
第4章 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因素分析
4.1 领导权缺失的原因
4.1.1 中日历史纷争
4.1.2 东盟主导意识
4.1.3 美国的阻止
4.2 缺乏正式制度安排的原因
4.2.1 东亚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缺乏趋同
4.2.2 经济的外殖性使东亚各国缺乏创新意识
4.2.3 美国的制约
4.3 东亚意识发展缓慢之原因
4.3.1 文化多样性
4.3.2 强烈的民族意识
4.3.3 领土争端
4.3.4 民族分裂、国家统一问题
4.4 高制度成本之原因
4.4.1 趋同性的缺乏导致矛盾难以协调
4.4.2 东亚意识不成熟增加了制度成本
小结
第5章 制度变迁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考
5.1 努力塑造东亚区域领导者
5.1.1 初级阶段——以东盟为区域主导者
5.1.2 化解中日、东盟之间的矛盾
5.1.3 高级阶段——以中日为区域领导者
5.1.4 共同协调与美国的矛盾
5.2 以教育、科技改革促进东亚发展水平趋同
5.2.1 加强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
5.2.2 加强科技创新
5.3 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来促进区域共同制度的建设
5.3.1 东亚各国做好交流协调工作
5.3.2 以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为先导
5.3.3 深化双边自由贸易
5.3.4 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
5.3.5 优先和加快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
5.4 构建东亚认同
5.4.1 以“先和解,再合作”化解民族、宗教矛盾
5.4.2 加强文化交流
5.4.3 缔造东亚共识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63790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2.1 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之研究综述
1.2.2 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之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
2.1.1 制度
2.1.2 交易费用与制度
2.1.3 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3.1 制度变迁与产权理论
2.1.3.2 制度变迁与国家理论
2.1.3.3 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理论
2.1.4 制度变迁的媒介
2.2 与制度变迁相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特点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和联系
2.3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
2.3.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共同制度安排
2.3.2 区域各国的制度调整
2.3.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成本
2.3.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意识形态
小结
第3章 冷战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制度变迁
3.1 东亚金融危机前东盟经济区域一体化中的制度变迁
3.1.1 冷战后东亚的国际局势
3.1.2 东盟区域的制度建设
3.1.3 东盟各国的趋同性改革
3.1.4 东盟一体化的制度成本
3.1.5 东盟意识的构建
3.2 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
3.2.1 东亚合作框架的设立与完善
3.2.2 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的趋同性改革
3.2.3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制度成本
3.2.4 东亚意识的构建
3.3 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就
3.3.1 区域贸易的发展
3.3.2 货币金融合作的进展
3.3.3 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3.4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缺失
3.4.1 领导权不明确
3.4.2 缺乏正式制度安排
3.4.3 文化认同处于初级阶段
3.4.4 制度成本高
小结
第4章 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因素分析
4.1 领导权缺失的原因
4.1.1 中日历史纷争
4.1.2 东盟主导意识
4.1.3 美国的阻止
4.2 缺乏正式制度安排的原因
4.2.1 东亚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缺乏趋同
4.2.2 经济的外殖性使东亚各国缺乏创新意识
4.2.3 美国的制约
4.3 东亚意识发展缓慢之原因
4.3.1 文化多样性
4.3.2 强烈的民族意识
4.3.3 领土争端
4.3.4 民族分裂、国家统一问题
4.4 高制度成本之原因
4.4.1 趋同性的缺乏导致矛盾难以协调
4.4.2 东亚意识不成熟增加了制度成本
小结
第5章 制度变迁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考
5.1 努力塑造东亚区域领导者
5.1.1 初级阶段——以东盟为区域主导者
5.1.2 化解中日、东盟之间的矛盾
5.1.3 高级阶段——以中日为区域领导者
5.1.4 共同协调与美国的矛盾
5.2 以教育、科技改革促进东亚发展水平趋同
5.2.1 加强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
5.2.2 加强科技创新
5.3 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来促进区域共同制度的建设
5.3.1 东亚各国做好交流协调工作
5.3.2 以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为先导
5.3.3 深化双边自由贸易
5.3.4 拓展经贸合作的领域
5.3.5 优先和加快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
5.4 构建东亚认同
5.4.1 以“先和解,再合作”化解民族、宗教矛盾
5.4.2 加强文化交流
5.4.3 缔造东亚共识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63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76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