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合作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25 00:51
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上海五国”发展而来的,是根据近年来双边、多边和整个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一个全新的地区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创立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成为该组织的灵魂。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中国、俄罗斯、中亚,乃至亚洲和世界的安全和发展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共有四章。 在导论中,论文主要就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对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确定了研究的视角,即该组织发展的整体性和历史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文的第一章是上海合作组织概论,主要阐述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的背景、发展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宗旨、原则和机构框架。本章的目的是对上海合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让读者对该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第二章是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边境安全合作、联合反恐和经济合作。边境...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概论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
㈠ 日趋激烈的欧亚地缘争夺
㈡ 日益猖獗的三股恶势力
㈢ 经济层面的背景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三、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和基本框架
㈠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与任务
㈡ 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与基本方向
㈢ 上海合作组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领域分析
一、边境和地区安全合作――其他合作的前提
二、反恐合作――合作的助力
三、经济合作――合作的方向
㈠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进程
㈡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现状
㈢ 经济合作成为主流和支柱的原因
第三章 “上海精神”:国际关系新理念
一、“上海精神”的形成过程
㈠ “上海精神”的理论构想
㈡ “上海精神”初步成型
㈢ “上海精神”正式提出
二、“上海精神”的理论内涵
三、“上海精神”的理论意义
四、“上海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一、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
㈠ 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㈡ 相继爆发的“颜色革命”,导致中亚地区政局不稳
㈢ 地区经贸合作有待加强
㈣ 上海合作组织的内部凝聚力不强
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㈠ 功能扩溢:实现从安全合作到以经济合作为中心的全面合作
㈡ 机制扩容:稳步吸收新成员
㈢ 集体认同: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集体身份
㈣ 协调成员国利益,调动成员国积极性,共建美好未来
结语
致谢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36842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概论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
㈠ 日趋激烈的欧亚地缘争夺
㈡ 日益猖獗的三股恶势力
㈢ 经济层面的背景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三、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和基本框架
㈠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与任务
㈡ 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与基本方向
㈢ 上海合作组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领域分析
一、边境和地区安全合作――其他合作的前提
二、反恐合作――合作的助力
三、经济合作――合作的方向
㈠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进程
㈡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的现状
㈢ 经济合作成为主流和支柱的原因
第三章 “上海精神”:国际关系新理念
一、“上海精神”的形成过程
㈠ “上海精神”的理论构想
㈡ “上海精神”初步成型
㈢ “上海精神”正式提出
二、“上海精神”的理论内涵
三、“上海精神”的理论意义
四、“上海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一、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
㈠ 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㈡ 相继爆发的“颜色革命”,导致中亚地区政局不稳
㈢ 地区经贸合作有待加强
㈣ 上海合作组织的内部凝聚力不强
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㈠ 功能扩溢:实现从安全合作到以经济合作为中心的全面合作
㈡ 机制扩容:稳步吸收新成员
㈢ 集体认同:构建上海合作组织的集体身份
㈣ 协调成员国利益,调动成员国积极性,共建美好未来
结语
致谢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36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83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