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04 18:39
近年来,区域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区域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经济圈等重要经济区域,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也日益拓展和深化。但与此同时,由于地方利益冲突而产生了许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尴尬场面:如地方政府大兴地方保护主义、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以及地方市场分割等。这不仅浪费了有限资源、增加了各地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一体化态势下,政府之间如何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以及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等问题,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全文除开绪论、文献综述和结论,有三个主体部分: 第一个主体部分主要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分析地方政府合作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二个主体部分主要是以“10+2+3”西部大开发中的地方政府关系为表述对象,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合作成就。从政府合作的利益博弈、协调机制设置与效率、组织形式与权威三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10+2+3”三个经济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然后构建了政府合作的机制。 第三个主体部分主要是探讨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方政...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领域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组织框架
2 文献综述及实践借鉴
2.1 引言
2.2 政府合作基本理论
2.3 政府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2.4 国外政府合作实践借鉴
2.4.1 美国城市群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
2.4.2 日本关西城市群与关西政府经济联合会
2.4.3 国外政府合作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2.5 国内政府合作实践借鉴
2.5.1 城市集群互补合作型的长三角区块
2.5.2 浅度互补型合作的武汉城市圈
2.5.3 国内政府合作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政府合作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1 政府合作产生的原因
3.1.1 政府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客观需要
3.1.2 政府合作是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
3.2 政府合作产生的影响
3.2.1 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内在动力
3.2.2 理顺机制体制,推动经济增长
3.2.3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统筹发展
4 政府合作机制设计——以西部大开发“10+2+3”为例
4.1 “10+2+3”范围界定
4.2 “10+2+3”经济区域政府合作的成就
4.2.1 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4.2.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4.2.3 实现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公共物品提供
4.3 “10+2+3”经济区域政府合作的问题及困境
4.3.1 地方政府合作中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困境
4.3.2 地方政府合作协调机制设置与效率的困境
4.3.3 地方政府合作组织形式与权威的困境
4.4 “10+2+3”经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设计
4.4.1 政府合作的原则
4.4.2 合作机制的具体内容
5 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政府合作机制
5.1 形成促进政府合作的环境
5.1.1 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相关法律法规
5.1.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5.2 加快建立区域内协调机构
5.2.1 建立不同级别的区域协调机构
5.2.2 建立不同等级的行政机构
5.2.3 在上一级政府设立区域合作办公室
5.3 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
5.3.1 明确考核对象与考核内容
5.3.2 建立合理的整体考核制度安排体系
5.3.3 扩大考核的主体基础
5.3.4 绩效评估走向绩效管理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目录
本文编号:3895668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领域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组织框架
2 文献综述及实践借鉴
2.1 引言
2.2 政府合作基本理论
2.3 政府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2.4 国外政府合作实践借鉴
2.4.1 美国城市群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
2.4.2 日本关西城市群与关西政府经济联合会
2.4.3 国外政府合作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2.5 国内政府合作实践借鉴
2.5.1 城市集群互补合作型的长三角区块
2.5.2 浅度互补型合作的武汉城市圈
2.5.3 国内政府合作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政府合作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1 政府合作产生的原因
3.1.1 政府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客观需要
3.1.2 政府合作是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
3.2 政府合作产生的影响
3.2.1 加快发展速度,增强内在动力
3.2.2 理顺机制体制,推动经济增长
3.2.3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统筹发展
4 政府合作机制设计——以西部大开发“10+2+3”为例
4.1 “10+2+3”范围界定
4.2 “10+2+3”经济区域政府合作的成就
4.2.1 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4.2.2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4.2.3 实现跨界公共问题治理和公共物品提供
4.3 “10+2+3”经济区域政府合作的问题及困境
4.3.1 地方政府合作中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困境
4.3.2 地方政府合作协调机制设置与效率的困境
4.3.3 地方政府合作组织形式与权威的困境
4.4 “10+2+3”经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设计
4.4.1 政府合作的原则
4.4.2 合作机制的具体内容
5 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政府合作机制
5.1 形成促进政府合作的环境
5.1.1 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相关法律法规
5.1.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5.2 加快建立区域内协调机构
5.2.1 建立不同级别的区域协调机构
5.2.2 建立不同等级的行政机构
5.2.3 在上一级政府设立区域合作办公室
5.3 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
5.3.1 明确考核对象与考核内容
5.3.2 建立合理的整体考核制度安排体系
5.3.3 扩大考核的主体基础
5.3.4 绩效评估走向绩效管理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目录
本文编号:3895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89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