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的测度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0 01:18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区域金融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测度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程度,探讨这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为我国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采用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金融资源的地域性和运动性为逻辑起点,并对比东、中、西三大区域金融的空间差异及动态变化过程,从多视角剖析了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特征。 首先由金融总量、结构和贡献率指标构建了我国区域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我国区域金融非均衡性发展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差距,东部地区11个省(市、区)除海南省以外都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从动态来看,东西部地区之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差距在2002年以前有所缩小,2002年之后又有所拉大,东中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中部和西部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其次从金融地理学视角,结合金融资源层次理论,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68599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7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梯度分布图
图2.7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梯度分布图机理。区域金融与地理因素密不可分,东部地区曾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实现了经济和金融的联动发展,但地理因素并非僵化固定,而是不断变动的。正如Doel(1999)所说,地理是活跃的、前进的、多元的和多旋律的。因此,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造成的“有....
本文编号:3968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96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