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以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本文关键词:1927年以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武威市进入到快速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矛盾交织的时期。2013年,总书记习近平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区域能源、金融合作,经济贸易,互联互通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极。武威是这一交通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其天然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决定了武威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武威的城市功能、结构、产业、人口和用地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由于武威所在的河西走廊地区特殊的区位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稀缺的可建设用地条件,城市空间的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产生日益明显的冲突,已经严重影响到武威城市空间合理有序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是城市空间规模增长、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的过程。因此,对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是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国家战略构建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武威城市空间适应性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论文以1927年地震重建后的武威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空间为核心,以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为线索,以城市适应性发展规律为切入点,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实地踏勘、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特征和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从公共资源和资金投入角度分析了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要素其作用方式,对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剖析。进而以此为基础,通过研究特定地域下武威生态环境条件对于城市发展的制约性,估算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规模预测,提出武威城市的适应性发展策略。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思路和框架,界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武威城市空间研究的进展。第二部分为武威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论文分析了武威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沿革等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影响的因素。第三部分为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特征分析。依据其城市空间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历史形成的武威城市空间基础上,对1927年武威大地震后重建的城市空间发展进行阶段性分析,根据历史城市建设事件,对城市用地拓展,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就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为武威城市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分析。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武威城市公共中心、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和公共绿地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武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尝试分析公共资源空间分布和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通过建模分析武威城市空间紧凑度,得出武威的城市空间利用集约程度。第五部分为基于生态承载力估算的武威城市适应性发展优化策略研究。通过对武威生态环境承载力对武威城市发展的制约性进行分析总结,估算未来武威水资源和绿洲土地的承载力,预测城市发展规模容量,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武威城市适应性发展策略。武威以1927年地震重建后的武威老城为核心发展空间,城市建设处于缓慢无序的状态空间结构没有较大改变。三线建设时期,武威在老城外围建设了大量工业厂房,是武威工业化现代化的开端。由于缺乏有效的建设管理和城市规划,形成了工业用地环城的不利局面。改革开放后,武威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针对老城区内部重要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进行保护,并进行旧城改造运动,反而破坏了城市整体历史风貌格局。同时城市建设逐渐跳出城市核心空间,逐渐形成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结构。2000年之后,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缓解老城市开发压力的基础上,确定规划了城西新区和城东居住区与老城构成“一城两区”空间结构。同时建设多个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升级与用地布局调整。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的实施,将主城区与各个产业园区以交通轴串联,构成区域性串珠式的外部城市空间结构,带动核心区沿线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常态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动力机制 生态承载力 适应性发展 武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2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新时期武威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机遇11-12
- 1.1.2 武威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12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与进展13-22
- 1.3.1 国外研究理论进展13-18
- 1.3.2 国内研究理论进展18-22
- 1.3.3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概况22
- 1.4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22-24
- 1.4.1 研究时间节点22
- 1.4.2 研究范围界定22-23
- 1.4.3 城市空间结构23-24
- 1.5 研究方法24-25
- 1.5.1 历史文献法24
- 1.5.2 实地调研法24
- 1.5.3 演绎法24
- 1.5.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24-25
- 1.6 论文框架25-27
- 2.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史地理基础27-45
- 2.1 区位条件27-28
- 2.2 自然地理28-31
- 2.2.1 地形地貌29
- 2.2.2 气候气象29
- 2.2.3 水文地质29-30
- 2.2.4 自然资源30-31
- 2.3 历史沿革及城市演变31-39
- 2.3.1 两汉时期31-32
- 2.3.2 五凉时期32-33
- 2.3.3 唐宋时期33-34
- 2.3.4 西夏时期34
- 2.3.5 明清时期34-37
- 2.3.6 民国至今37-39
- 2.4 社会经济发展39-44
- 2.4.1 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概况39-40
- 2.4.2 人.与城镇化40-42
- 2.4.3 产业发展概况42-44
- 2.5 本章小结——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地理基础44-45
- 3. 武威城市空间演变阶段特征45-81
- 3.1 武威城市空间发展演变阶段划分45-51
- 3.1.1 基于用地与空间增长的阶段划分依据45-46
- 3.1.2 基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46-47
- 3.1.3 基于城镇化率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依据47-49
- 3.1.4 基于制度变迁和重大事件的阶段划分依据49
- 3.1.5 各类划分依据耦合后的阶段划分49-51
- 3.2 武威城市修复重建缓慢发展阶段(1927—1948年)51-55
- 3.2.1 阶段建设过程51-54
- 3.2.2 城市空间结构阶段特征54-55
- 3.3 武威城市三线建设波动发展阶段(1949—1978年)55-62
- 3.3.1 阶段建设过程55-58
- 3.3.2 城市空间拓展58-60
- 3.3.3 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特征60-61
- 3.3.4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61-62
- 3.4 武威城市更新改造蔓延式发展阶段(1979—2000年)62-70
- 3.4.1 阶段建设过程62-65
- 3.4.2 城市空间拓展65-68
- 3.4.3 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特征68-69
- 3.4.4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69-70
- 3.5 武威城市新区建设跨越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70-80
- 3.5.1 阶段建设过程70-73
- 3.5.2 城市空间拓展73-75
- 3.5.3 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特征75-78
- 3.5.4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78-80
- 3.6 本章小结80-81
- 4.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和机制81-111
- 4.1 武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主城区81-89
- 4.1.1 武威城市公共中心演变特征81-82
- 4.1.2 武威城市用地布局演变特征82-86
- 4.1.3 武威城市道路交通结构演变特征86-88
- 4.1.4 武威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演变特征88-89
- 4.2 武威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89-97
- 4.2.1 主城区与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结构89-92
- 4.2.2 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空间格局92-97
- 4.3 武威城市公共资源与资金的投入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相关分析97-102
- 4.3.1 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与居住空间的分布关系97-99
- 4.3.2 武威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空间扩展关系99-102
- 4.4 城市空间紧凑度分析102-103
- 4.5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103-109
- 4.5.1 机制主体104-105
- 4.5.2 内部驱动力105-106
- 4.5.3 外部驱动力106-107
- 4.5.4 技术进步催化107-108
- 4.5.5 自然生态约束108-109
- 4.6 本章小结109-111
- 5. 生态承载力制约因素下的武威城市空间适应性发展111-133
- 5.1 水资源承载力制约性分析111-115
- 5.1.1 武威水资源利用现状111-112
- 5.1.2 武威水资源承载力制约性112-114
- 5.1.3 水资源利用效率114-115
- 5.2 土地承载力制约性分析115-118
- 5.2.1 武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15-117
- 5.2.2 武威土地资源承载力制约性117-118
- 5.3 基于生态承载力制约下的武威城市容量预测118-124
- 5.3.1 水资源承载力估算118-120
- 5.3.2 土地承载力估算120-121
- 5.3.3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规模预测121-124
- 5.4 武威城市的适应性发展对策124-131
- 5.4.1 绿洲土地占用与经济发展脱钩124-125
- 5.4.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水结构125-126
- 5.4.3 绿洲土地利用结构优化126-128
- 5.4.4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128-130
- 5.4.5 建立区域生态安全体系130-131
- 5.5 本章小结131-133
- 6. 结语133-139
- 6.1 基本结论133-138
- 6.1.1 武威城市空间演变自然历史地理基础133
- 6.1.2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特征133-135
- 6.1.3 武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和机制135-136
- 6.1.4 武威城市空间生态适应性发展对策136-138
- 6.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138-139
- 参考文献139-143
- 图录143-147
- 表录147-149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149-151
- 致谢1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德慈;汽车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赴美考察有感[J];城市规划;1987年05期
2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3 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6期
4 石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1期
5 甄峰,顾朝林;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6 陈丽伶;余隋怀;;武威西夏木板画的遗存及其特征[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曹伟;李晓伟;;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及案例分析[J];规划师;2010年08期
8 刘伯英;李匡;;中国工业发展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回顾[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1期
9 阎小培,欧阳南江,许学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J];经济地理;1994年04期
10 张永奇;;加快武威科学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磊;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D];同济大学;2008年
2 宋樝;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代娟;基于SLEUTH模型的区域空间演变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昕s,
本文编号:416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1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