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本文关键词:淮海经济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揭示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前者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后者,东北部、沿海、沿东陇海线一带发展水平较高;耦合协调关系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且东北多协调,西南多失调,结合两者发展综合特征,将该地区分为相应的四种协调类型,并发现两者关联的主要内部因素是地区旅游收入水平与财政收入状况。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部;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淮海经济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旅游线路模式的时空格局与目的地旅游合作网络模型研究”(41101130)
【分类号】:F592.7;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旅游业近年来凭借自身优越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独特功能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逐渐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与潜力的产业之一。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各地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淮海经济区联络处[J];大陆桥视野;2005年12期
2 汪文;;首届中国淮海经济区发展论坛在徐州召开[J];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01期
3 刘必成;汪应宏;;浅析淮海经济区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02期
4 刘军;;“新淮海战役”为什么收获不大——淮海经济区20年落伍主观原因之反思[J];大陆桥视野;2007年07期
5 杜艳;朱传耿;孟召宜;车冰清;;区域竞争力评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9年04期
6 叶荣强;;淮海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J];档案与建设;2012年10期
7 何平;;渴望崛起的淮海经济区[J];中国经济信息;2006年13期
8 张善信;周边地区与徐州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沈默 ,刘庆洪;本刊与淮海经济区经贸委主任联席会议联合召开 淮海经济区建材企业发展研讨会[J];中国建材;2002年05期
10 张道刚;;尴尬的淮海[J];决策;200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吉;沈正平;;我国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发展及其与发达地区经济差异的协调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民;淮海经济区的明天在哪里[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版编辑 本报特派记者 郑蔚 本报特派记者 吴越 本报特派记者 袁祺;淮海经济区 齐声呼崛起[N];文汇报;2006年
3 肖昌琦 王正喜;20地市共造“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纪哲;苏鲁豫皖20地市共同打造“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N];菏泽日报;2007年
5 叶琦邋柴光宇;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搭建合作平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6 文时兵;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第二届年会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高传立;淮海经济区报业联盟成立印务委员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记者 刘作霖;淮海经济区第23届市长会议在济宁举行[N];徐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董帅奇;淮海经济区城市 报业联盟召开年会[N];开封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李鹏;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2011年会议在阜城召开[N];莱芜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亮;区域发展视角下淮海经济区行政区划问题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淮海经济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2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