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14:09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央提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预示着东北地区将成为中国又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各要素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系列的实际经济过程。对这些经济过程,需要并且可以做出定量的经济分析,以便更好地、更准确地掌握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中的实际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大连、长春两市为例,分析了两地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其次简述了不同要素资源对经济的增长作用,特别是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接着分别介绍了大连市和长春市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别对两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两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不协调因素,最后提出了推动两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对策。 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大连市和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大连市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经济计量模型,对长春市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做了相关回归分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推动两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 大连市 长春市 区域经济 发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40;F20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1 引言6-8
- 1.1 研究背景6
- 1.2 研究现状6-7
- 1.3 研究意义7
- 1.4 研究方法7-8
- 2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简要评述8-11
- 2.1 不同要素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局限性8
- 2.2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8-11
- 3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11-19
- 3.1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现状11-16
- 3.1.1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11-12
- 3.1.1.1 优良的地理环境11
- 3.1.1.2 发达的经济条件11
- 3.1.1.3 深厚的文化底蕴11
- 3.1.1.4 雄厚的工业基础11-12
- 3.1.2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2-15
- 3.1.2.1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快速增长12-13
- 3.1.2.2 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得到优化,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13
- 3.1.2.3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13-14
- 3.1.2.4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14
- 3.1.2.5 支柱产业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14-15
- 3.1.3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5-16
- 3.1.3.1 经济体制有待深化,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15
- 3.1.3.2 产业集群发展不快,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相对较少,经济增长后劲受到影响。15-16
- 3.1.3.3 金融发展滞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促进作用不强16
- 3.1.3.4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16
- 3.1.3.5 居民收入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16
- 3.2 大连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16-19
- 3.2.1 大连人力资源基本状况16-17
- 3.2.1.1 人力资源数量16-17
- 3.2.1.2 人力资源素质17
- 3.2.1.3 就业结构17
- 3.2.1.4 第三产业人力资源集聚度较高17
- 3.2.2 大连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7-19
- 3.2.2.1 质量较低18
- 3.2.2.2 结构布局失衡18-19
- 4 大连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相互关系分析19-22
- 4.1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型19-20
- 4.1.1 哈罗德—多马模型19
- 4.1.2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19
- 4.1.3 新古典增长模型19-20
- 4.1.4 人力资本模型20
- 4.2 大连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0-21
- 4.2.1 人力资源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20
- 4.2.2 人力资源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20-21
- 4.2.3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简析21
- 4.3 大连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21-22
- 4.3.1 大连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总量增长的影响21
- 4.3.2 大连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与促进作用21-22
- 5 长春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22-29
- 5.1 长春区域经济的基本状况及现状22-25
- 5.1.1 长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22-23
- 5.1.1.1 长春自然地理位置22
- 5.1.1.2 长春数理地理位置22
- 5.1.1.3 长春人文地理位置22-23
- 5.1.2 长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23-24
- 5.1.2.1 经济发展迅速23
- 5.1.2.2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23
- 5.1.2.3 长春市汽车工业的比较优势明显23-24
- 5.1.2.4 长春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4
- 5.1.3 长春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4-25
- 5.1.3.1 所有制结构不合理24
- 5.1.3.2 产品结构不够优化24-25
- 5.1.3.3 企业组织结构不够理想25
- 5.1.3.4 主导产业发展不充分25
- 5.2 长春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25-27
- 5.2.1 长春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25-26
- 5.2.1.1 人力资源数量25-26
- 5.2.1.2 人力资源素质26
- 5.2.1.3 就业结构26
- 5.2.2 长春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26-27
- 5.2.2.1 整体文化素质偏低26-27
- 5.2.2.2 结构布局失衡27
- 5.2.2.3 人才流失较多27
- 5.2.2.4 人才作用发挥不足27
- 5.3 长春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相关性分析27-29
- 6 比较两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不协调因素29-33
- 6.1 大连长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力资源发展速度的不协调29-30
- 6.2 从产业结构比重和人力资源结构比重上比较30-31
- 6.3 从地理位置上比较31
- 6.4 从城市的类型上比较31-32
- 6.5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的聚集上比较32-33
- 7 推动两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对策33-36
- 7.1 建立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体系,调整第二、三产业内部人才布局33
- 7.2 注重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利用33-34
- 7.3 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34
- 7.4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34-35
- 7.5 转变观念,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的长中短期发展计划35-36
- 8 结论36-37
- 英文摘要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41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4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建芳;;浅析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价值工程;2012年15期
2 初铭畅;杨威;徐璐;;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君沂;基于闽台对比的人力资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正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刘焕云;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磊;洛阳市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4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