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学研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协同机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协同机制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产学研合作中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个利益主体都非常关注自身利益,但因信息不对称、主体风险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各利益参与主体之间难以协同。因此要通过政府补位、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合作制度、推进第三方监督与评价体系建设,促进合作主体对不同利益的追求使合作趋于稳定并不断向前发展,确保产学研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从而保证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产学研联合体。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利益参与主体 利益协同机制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加快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高校产学研合作,而对其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利益分配。良好的机制是使产学研相结合产生最优功能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高校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是在政府、企业和高校三个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友;罗嘉;;中外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比较研究[J];求索;2010年03期
2 李颖;张伟平;;师生互动的协同机制:要素解构与策略探讨[J];教育探索;2012年12期
3 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杭建伟;;谈地区高职院校协同机制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01期
5 崔珍珍;;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协同机制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张浩;崔丽;侯汉坡;;基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理论内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苏建;陈凡;;论技术控制的法律协同机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曹菲;;内隐外显协同机制对研究生阅读的突出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9 赵万民;周学红;;人居环境发展中的五律协同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1期
10 常敏;;社会治理中的多元组织协同机制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证分析[J];浙江学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涛;任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协同机制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李井海;;基于实施视角下的生态红线规划探索——以成都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金振文 通讯员张冠男;国网天津电力深化协同机制应用[N];国家电网报;2014年
2 记者 张琨;建立完善协同机制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N];绵阳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_g 张一鸣 唐沙砂;河北扶贫需要京津冀协同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4 郭萱;公司全面推广“五位一体”协同机制[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郭惠 特约记者 任立国;整体联动,构建服务协同机制[N];国家电网报;2014年
6 特约记者 李金玮 通讯员 张冠男;处处看得见 时时都在用[N];国家电网报;2014年
7 记者 李文华 通讯员 陈锌;蒙东电力建设“五位一体”协同机制[N];中国能源报;2014年
8 叶菁 朱云法 余传椿;浙江台州建立军地应急协同机制[N];中国国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邹祖虎;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成功实践[N];国家电网报;2014年
10 韩玉刚;健全皖江城市带的联动协同机制[N];安徽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邵静野;中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李承宏;基于组织知识获取和创新的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亚娟;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碧艳;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多元组织协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利君;科技园区系统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斌;公共服务协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陈业鹏;县域经济与大中型企业协同机制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3 宋明;大型装备服务型制造项目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黄舒婧;桂林市社会治理政社协同机制的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明晗;区域通关协同机制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6 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7 钟雯;基于战略协同机制的东航大学创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光祥;组织系统内部团队间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张晓雨;质量安全导向的农产品诚信交易协同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10 吴亚军;基于ERP实施影响因素的协同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协同机制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5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