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与多中心大都市区空间经济绩效优化——东京通勤铁路发展的经验借鉴
本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与多中心大都市区空间经济绩效优化——东京通勤铁路发展的经验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我国主要大城市已经呈现出大都市区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大都市区多中心格局的形成,体现人口、产业城市功能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空间规模的扩大能够提供专业化分工所需的市场规模。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为多中心结构提供了空间支撑,在扩展城市集聚经济边界的同时,提高了大都市区多个集聚中心的可达性与连通性,维护了市场的完整性,为多中心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通勤铁路在建设成本、运行速度、运送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经济特性和经济优势,使之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最理想的交通方式。东京大都市区的通勤铁路系统在其空间组织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关键词】: 集聚经济 空间分工 经济绩效 通勤铁路 多中心大都市区
【分类号】:F573.13;F131.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2013年,我国城市人口规模超过7亿,城镇化率达到53.73%,人口超过1000万的7个超大城市共创造18.8%的国内生产总值1,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核心的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良好,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辉;孙斌栋;;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城市经济模型的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超;;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内涵、表现及内在机理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2 朱敏;汪传江;;特大型城市多层级城市中心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基于上海从业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变化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11期
3 魏旭红;孙斌栋;;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究及与北京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5期
4 孙斌栋;王旭辉;蔡寅寅;;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中国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15年08期
5 杨传开;李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病治理[J];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磊;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空间建构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王阳;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块开发强度绩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巍;多中心视角下的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旭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邵静怡;GWR模型下的上海商服用地地价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尹博;重庆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的有机形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刘倬函;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绩效评价的高速铁路客运枢纽选址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罗显正;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及规划干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王玉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蔡寅寅;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季露露;北京市经济集聚对城市交通需求影响的关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10 魏旭红;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演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祥智,陈炎,辛毅,顾洪明;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段小梅;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特点[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丁成日;;国际卫星城发展战略的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4 段小梅;控制大城市:措施的弊端[J];城市问题;2001年01期
5 田莉;;探究最优城市规模的“斯芬克司之谜”——论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2期
6 孙斌栋;石巍;宁越敏;;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7 王鹏;从卫星城到新城——跳出同心圆的人口和产业[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京祥,刘荣增;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及管理[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2 黄勇,马国华,邵毅,张文平,朱福林,徐克强;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与管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刘虹,王旭;美国的汽车与大都市区化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4 ;广东省着力建设六大都市区[J];长江建设;2003年02期
5 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6 谢让志;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46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6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