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策略探讨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策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通过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分析,从完善专业调整机制、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施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加强专业建设管理等方面探讨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对策。
【作者单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内涵 策略
【分类号】:G712.3
【正文快照】: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能标;袁学军;;园艺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3期
2 姜虹;马丽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建设内容与模式研究——以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方向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05期
3 黎宾;;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5年07期
4 谢承佳;;化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5 孟繁增;;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年09期
6 彭辉;;骨干校专业建设方案制定的几点体会[J];辽宁高职学报;2012年01期
7 沈玉梅;李宗宝;;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年08期
8 刘涛;;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质量文化的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9 徐啸涛;;高职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08期
10 蔡卫平;马永军;;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通信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2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瑜;湖南省医学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张倩;新疆高校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秀华;;试论“专业高等教育”——基于人才培养规格差异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2期
2 陈寿根;;高职人才的素质结构与技能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8期
3 唐松林;;培育质量文化 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管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4期
4 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舟;中职专业设置的几项原则[J];职教论坛;2003年18期
2 马天芳;;职业女校社区管理专业特色管窥[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魏红光;潘嘉敏;;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大学专业设置应从专业及学校实际出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7期
5 黄景容;;专业设置与“三度一书”[J];中国培训;2011年11期
6 周亚弟;试论新专业设置中的矛盾和对策[J];职教论坛;1994年05期
7 唐依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2期
8 侯文华,管德明;高校专业改造之我见[J];南通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陈太平;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与建设[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10 张清;邹军华;熊健民;;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走“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立足优势、特色取胜”的专业打造之路[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天平;;高校专业拓宽的原则探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大源;;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利红;;强专业 重合作 铸品质[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6 楚琼湘;;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策略分析[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唐文山;;积极调整农牧专业设置,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建华;;专业柔性化运作 课程菜单式配置 教学分层次实施[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焕波;;浅谈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实施规划方案[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翁国玲;;浅谈高职学院涉海专业设置[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专业是高职发展的试金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于霏;新专业不是挂块牌子就能“开张”[N];工人日报;2014年
3 刘志江;旅游专业设置要以需求为导向[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孙立群;让“专业设置”有的放矢[N];浙江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选择专业:高考生的又一场“战斗”[N];光明日报;2007年
6 唐卫民;地方高校应实现专业转型[N];光明日报;2007年
7 葛剑雄;大学专业设置不应强求一律[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熊彦清;传统文化领域成高校新增热门专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高利兵;从规范专业设置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未名;村官专业需谨慎前行[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婷;产业升级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王恒;大学延伸专业学生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相关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胡亚萍;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何秋萍;福建省“3+2”模式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妍妍;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于海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中的专业改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宏;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静;市场经济下高校专业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9 叶青;社会需求导向的大学专业设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丁永香;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策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6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