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与新加坡主要港口竞争力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与新加坡主要港口竞争力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国际贸易流通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对我国和新加坡主要港口优势和劣势条件的对比,发现港口竞争力受以下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内在因素,如港口硬件条件和服务类型等;另一类是外在因素,如该地区的金融环境、交通环境、地理环境、区域经济环境等。文章认为,我国港口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内外两手抓,既要整合资源,完善和创新港口的服务项目,重视管理人才的引进和流通技术的创新,又要注意港口之间的战略合作。政府则应从政策层面上支持我国港口的对外开放。
【作者单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国际贸易流通 港口竞争力 新加坡港口 中国港口
【分类号】:F551
【正文快照】: 港口竞争力的定义是指以港口为中心,构建一个集制造、运送、服务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物流系统,同时将所有可利用资源和元素采集整理,建立系统化的运送整体,利用运输渠道增加商品或是服务的价值,最终实现市场利益的最大化。一、国际贸易与港口竞争力的相互关系(一)港口竞争力的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明福,邵正文;港口体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港口;2002年06期
2 赵相英;地方港口协会需要进行三个转变[J];中国港口;2002年09期
3 王伟;港口码头重复建设的博弈分析[J];水运管理;2004年03期
4 李川;港口兴 福建兴[J];中国港口;2005年10期
5 姚文成;;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应遵循的原则[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03期
6 孙德红;;浅议港口的联合与合并[J];中国港口;2006年03期
7 孙德红;;浅议港口的联合与合并[J];水路运输文摘;2006年08期
8 李轩;;河北整合三大港口资源[J];港口经济;2007年02期
9 刘长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港口发展[J];水运管理;2008年08期
10 杨书臣;;日本港口经济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港口经济;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论港口战略联盟的建立[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萍;杨勇;;港口经济系统演化及其机制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冯济明;;应重视长三角港口群中江、浙两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王列辉;;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发展[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佰凤;韦海瑜;;充分发挥中小港口作用促进防城港市商贸物流大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海斌;;强化法治意识 振兴瑞安港口经济[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7 周友丰;屠红珍;;明确港口发展方向推动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8 张yN;;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的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红 茅伯科;港口为什么要彻底下放地方[N];中国交通报;2001年
2 记者 李枝宏;我市港口工业游渐成气候[N];大连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红梅;省政府港口重组整合调研组来威调研[N];威海日报;2008年
4 驻鲁记者 殷玉香 通讯员 王迎军;《山东省港口条例》4月1日正式施行[N];中国水运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许辉;整合港口资源:政府协调 企业主导[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记者 胡细莺;加快推动珠海港口经济科学发展[N];珠海特区报;2011年
7 罗强;港口须居安思危[N];中国水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杜迈驰;尽快深化港口体制改革[N];中国交通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胡士祥;港口资源该怎样整合[N];中国交通报;2003年
10 吴冰、周睿、贾刚为;港口资源整合需要环境支持[N];中国交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遵峰;转型期港口资源优化配置与管控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谢凌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吉阿兵;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红杰;集装箱船回环式连续装卸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朱娜;我国港口上市公司经营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勾岩;考虑船舶等待时间均衡的泊位岸桥联合分配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邵欢;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共享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童晨涛;港口调度现代信息网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尤德义;辽宁港口资源整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关世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邢帅;天津港的区域经济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鞠宏志;辽宁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张新洁;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港口资源整合效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与新加坡主要港口竞争力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6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