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22:08

  本文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并没有促进资源的平均分配;产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也没有趋向均衡,而是更加趋向集聚。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的世界性经济现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下简称“蓝区”)产业集聚程度显著,使其率先成为山东省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产业集聚,测算了“蓝区”产业集聚水平并以“蓝区”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特别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蓝区”产业集聚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依托新经济地理学考察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以及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对“蓝区”向全省其他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为七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笔者在引言中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从整体上对本文研究做了概括性论述。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国外学者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分析不同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分析产业集聚的原因和趋势及关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问题。理论基础方面则选取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名词概念及理论,包括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及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评价等内容。 第三部分为“蓝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进程分析。首先,对“蓝区”2001-2013年产业发展状况,包括三次产业的发展特点及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蓝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蓝区”六地级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及分析。 第四部分为“蓝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蓝区”制造业为例,探索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重点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 第五部分为“蓝区”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蓝区”产业集聚对全省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蓝区”向全省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的模式。 第六部分为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从政府、财税政策、市场一体化、土地整治和产业协调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第七部分为研究展望。系统地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笔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上述七部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发展特点方面:“蓝区”第二、三产业占全省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分别保持在49%和46%左右,但“蓝区”第一产业占全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41.8%下降到2013年的33.54%;产业结构方面:“蓝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先呈上升趋势然后呈下降趋势,最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蓝区”第二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不高,,第三产业整体集聚水平较高。(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同时,“蓝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处在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蓝区”产业集聚对该区域经济增长仍起正向推动作用。(4)产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等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5)“蓝区”产业集聚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拉大“蓝区”与山东省其他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蓝区”的工业扩散将缩小山东省区域发展差距。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产业集聚 区域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引言11-1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3-15
  • 1.2.1 研究内容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1.2.3 技术路线14-15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15-21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15-17
  • 2.1.1 国外研究综述15
  • 2.1.2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2.1.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17
  • 2.2 产业集聚度测算指数17-19
  • 2.2.1 区位熵指数17-18
  • 2.2.2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18-19
  • 2.3 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19-20
  • 2.3.1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19
  • 2.3.2 极化理论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19-20
  • 2.3.3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20
  • 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评价20-21
  • 2.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20-21
  • 2.4.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21
  • 3 “蓝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集聚进程分析21-40
  • 3.1 2001-2013 年“蓝区”产业发展现状21-24
  • 3.1.1 三次产业发展特点21-23
  • 3.1.2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23-24
  • 3.2 “蓝区”产业集聚水平变化24-29
  • 3.2.1 第二产业集聚水平计算结果及分析24-27
  • 3.2.2 第三产业集聚水平计算结果及分析27-29
  • 3.3 “蓝区”六地市产业集聚水平变化29-40
  • 3.3.1 各市第二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及分析29-35
  • 3.3.2 各市第三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及分析35-40
  • 4 “蓝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40-45
  • 4.1 产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40-42
  • 4.1.1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40-41
  • 4.1.2 模型估计的结果及分析41-42
  • 4.2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42-45
  • 4.2.1 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42-43
  • 4.2.2 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43-44
  • 4.2.3 促进区域工业一体化进程44-45
  • 5 “蓝区”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45-49
  • 5.1 “蓝区”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分析45-47
  • 5.2 “蓝区”向全省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模式分析47-49
  • 5.3 小结49
  • 6 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建议49-52
  • 6.1 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50
  • 6.2 利用相关财税政策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50
  • 6.3 促进区域市场的开放和一体化进程50-51
  • 6.4 实行差异化的土地整治政策51
  • 6.5 促进各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51-52
  • 7 研究展望52-54
  • 7.1 论文研究的不足52-53
  • 7.2 研究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骥;陈静;;知识创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徐继业;花俊;;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研究——对拥挤效应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3 安虎森;新产业区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J];北方论丛;1998年02期

4 郑敏;;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5 姚林如;李莉;;劳动力转移、产业集聚与地区差距[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6 吴小波;曾铮;;“圈层”经济结构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框架[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7 张晓青;王雅丽;赵而r

本文编号:479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79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