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各区域经济分布_中国区域经济杂志社_《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总目录

发布时间:2016-08-19 20:21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总目录

微信   作者: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1-22 00:03

长江中游城市群-全文略读:充分发挥经济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引领作用/喻新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质升级/胡家勇特别策划现代国际机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型航空商业模式/[美]约翰·卡萨达(3-14)整理自《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1一6期,总第13一18期...

中国各区域经济分布_中国区域经济杂志社_《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总目录

(括号内分别为期、页)

区域经济理论

        论狭义与广义的空间经济学/陈秀山等(4-8)

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维度特征与经济决策/郭正模(6-7)

统计造假治理与改革路径研究——基于监督博弈模型的分析/李军林等(6-10)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方法变迁及调整方向/蔡翼飞 张玉华(6-8)

基础设施、运输市场与区域发展/李文宇(6-9)


区域经济政策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及对“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启示/宣晓伟(1-8)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战略新棋局/安树伟 郁 鹏(1-5)

“十三五”时期的新挑战、新机遇与新战略——以安徽为例/蒋晓岚 孔令刚(1-5)

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金 碚(3-6)

新常态下“通缩”的预期及宏观政策选择/刘 伟(3-6)

引领新常态的战略选择/王小广(3-7)

西部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的标志和评价指标研究/盛 毅(4-8)

区域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马 娜 刘士林(4-4)


区域格局与产业发展

中国企业与外企联盟中的风险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刘 婷 易 蕾(1-12)

浙江产业的安全问题及应对/宋树理 刘晓音(1-5)

路径依赖、锁定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的风险——以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为例/林 柯 吕想科(1-6)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式转移条件及政策适配性研究/李 停(1-9)

产业集聚视阈下江西制造业有效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研究/曾 光等(1-4)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架构、功能及运行机理研究/任太增(2-5)

基于CES函数模型及综合区位商法的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胡星(2-8)

“德国工业4.0”对河南工业升级的启示/李政新(2-7)

步入“新常态”的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黄群慧 原 磊(3-10)

中国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商 勇(3-7)

国外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分析与借鉴/秦中春(3-11)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肖黎明 景 睿(4-8)

中国汽车市场的中长期增长潜力及区域特征/王 青(4-6)

制造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纪玉俊 周 璐(4-8)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林风霞 袁 博(4-5)

世界粮食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苏珊珊(4-7)

消费品市场演变与消费品配置/刘社建(4-4)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侯小菲(5-8)

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王海杰 吴 颖(5-9)

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杜纯布(5-5)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痛点”分析/文 瑞(5-5)

中国实现雁阵式产业升级的着力点研究/王 宁(6-8)

制造业集聚差异与区域房价的形成/周启良(6-7)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淘宝第一村”的案例研究/张 灿(6-8)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新路径——基于中俄两国的比较/李玉中(6-6)


区域转型发展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三次转型与重构/程必定(1-8)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绩效及其动力分解——基于DEA-Malmquist指数1978-2013年的实证研究/朱选功 陈亚杰(1-5)

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的效应分析/李连友 李 响(1-6)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经济软实力空间分布关联研究——以河南18个省辖市区域为例/孙世强 高林青(1-6)

论大连承担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综合优势/李靖宇 孙 阳(1-6)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辨析、构成要素与判断标准/孙根紧(2-6)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与“十三五”展望/安晓明(2-12)

我国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化的历程、困境及转型对策/段小梅等(5-10)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陆根尧 林永然(5-5)

我国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的空间计量研究/顾先问等(5-7)

中国区域布局战略升级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发展/程必定(6-7)

基于供给视角的中国经济转型研究/谷亚光 谷牧青(6-6)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新一轮振兴/叶振宇(6-7)

新常态下内陆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胡美林(6-5)

论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协同发展/刘升学等(6-8)


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我国一级与次级衔接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夏永祥(1-7)

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利益主体研究/姜文仙(1-8)

新形势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思考/郝寿义等(1-6)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刘懿锋 孙浩进(1-5)

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张可云(2-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测算和阶段划分/侯璐璐 张燕华(2-8)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分析/文余源 于俊雅(2-8)

北京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滞后、超前抑或协调/王大为等(2-9)

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7)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蔡继明(5-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与未来政策走向/安晓明(5-8)

区域一体化生成的组织制度分析/王得新(5-8)


区域合作与创新

地方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钱 津(3-6)

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喻红阳(3-6)

创新创业生态服务链:理论内涵与政策启示/林园春(3-6)

历史视角下的向西开放与西南地区对南亚的通道建设李 青(4-5)

“四化同步”视域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创新研究/王沛栋(4-7)

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王春杨(5-9)

区域开放式创新驱动机理和路径探析/朱 斌 曾威强(5-7)


区域经济增长极

我国边境贸易的历史回顾与“十三五”发展的新特征/李 青(2-6)

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2-4)

基于演化博弈的航空经济区政府合作行为研究/薛贺香(2-8)


区域财政与金融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户信用分析——来自CFPS的证据/谭燕芝 李高娟(1-9)

金融集聚的区域实践、模式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蔡 森(1-6)

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陈 萍(1-6)

公共债务扩张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演变与美国例证/郝宇彪(3-9)

优化和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实证分析/李铜山等(3-6)

民营银行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刘 非 郑一凡(3-6)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六省数据分析/赵 然(4-8)

金融抑制、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边界——基于与传统金融机构竞合的视角李国英(4-10)

中国农户融资选择行为研究/卫思祺(4-5)

地方财政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区域比较/平新乔等(5-9)

农户金融行为偏好与借贷行为——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谭燕芝 罗午阳(5-8)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融资风险及其化解研究/杨小玲 杨建荣(5-6)


城市经济与城市群

中国城市健康发展评价/武占云等(1-7)

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缺陷与“城市病”治理/王 宁(1-9)

消费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分级研究——基于11个中小城市的实证分析/黄王丽李 帅(2-8)

城市形态与产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陈梦筱(2-6)

城市群中的经济壁垒及其治理创新/苗丽静 李思佳(3-6)

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传清 彭哲远(3-10)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GMM估计的分析/田 超 王 磊(3-7)

楼宇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扎根理论探索性研究/何继新等(3-7)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杨振山等(4-8)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一个全面述评/邵明伟(4-10)

世界城市的城市化与产业转型——基于纽约与北京的比较/孙 瑜 罗仲伟(5-9)

“城市病”的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城市人口承载力视角/张喜玲(5-6)

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中城市群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袁晓军 袁 璐(5-6)

我国各大经济圈竞争力比较研究——兼论第四极的归属/曾 冰(6-6)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综合评价分析/周 虹 董少瑞(6-4)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路/丛晓男等(6-9)


新型城镇化发展

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协调发展:判定方法与路径选择/杜明军(2-9)

我国区域性城镇化发展格局研究/李爱民 孙久文(2-7)

改革视角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红利及其释放路径/王家庭等(3-6)


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决定/蔡书凯 何朝林(3-6)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冯道杰 冯子英(4-6)

中国城镇非农产业区位布局的省际变迁——基于2005—2013年城镇地区的就业数据/孙祥栋 王 涵(4-7)

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王慧敏 龙文军(4-4)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计量协整模型/郜亮亮 杜志雄(6-6)

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变化脱钩分析/张 勇 胡心意(6-5)


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

非对称性区域生态补偿的多目标设计模型——基于EKC非对称性的分析/郭志远(2-6)

国外江河流域协调机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孙博文 李雪松(2-5)

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EKC模型分析/侯景新 沈博文(4-7)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双水平混合效应模型的分析/胡江华(4-8)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习近平的发展理念探析/顾绍梅(6-6)

环境管制水平区域性差异与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的效应研究/吴朝霞(6-7)

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内涵特征/黄征学(6-6)


区域经济研究综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回顾、现状与展望/姚 鹏等(5-6)

中国沿边开放滞后的原因与模式演进研究综述/胡 超 张 莹(5-8)


笔谈

“十三五”时期:立足新常态谋划新发展(五篇)(1-12)

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孙久文

“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陈 耀

县域经济一体化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点/钱 津

“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更多元、更均衡/刘云中

“十三五”期间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吴传清


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的优化与升级(五篇)(2-12)

“三大战略”的特点与中国区域经济新阶段/廖元和

新常态下的空间经济优化升级/张汉飞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刘英奎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盛广耀

生态经济空间发展新格局的“1+3”模式/文传浩


“一带一路”下的区域合作与发展(五篇)(3-14)

“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发展、和平之路/肖金成

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杨丹辉

借助“一带一路” 打造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汤正仁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河南发展选择/周 立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策略/张占仓


三个支撑带”与区域发展战略再升级(五篇)(4-14)

区域战略升级推进空间结构转型/程必定

“三个支撑带”助推“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夏永祥

“三个支撑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和 云

“三个支撑带”下的我国区域发展新趋势/李松庆

以全球视野抢抓“三个支撑带”战略的重要机遇/王喜成


新开放新合作新发展(五篇)(5-12)

临空经济区:空中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曹允春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外贸格局的影响/汪素芹

开放新格局下利用金融力量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张军生

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的方向与路径/袁 佳

加强五大支撑平台建设,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付晓东


区域经济一体化:怎么看 怎么办(四篇)(6-10)

区域经济一体化:追求理想的共赢格局/张可云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意义与“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孙久文

充分发挥经济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引领作用/喻新安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质升级/胡家勇


特别策划

现代国际机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型航空商业模式/[美]约翰·卡萨达(3-14)

整理自《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1一6期,总第13一18期


中国各区域经济分布_中国区域经济杂志社_《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总目录

 

中国各区域经济分布_中国区域经济杂志社_《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总目录


84

标签: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城市群

  •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常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8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