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6:15
生态补偿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调解区域生态利益冲突,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研究进展,强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对长三角地区典型生态补偿实践进行概述,指出当前生态补偿实践的现实问题。提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路径:衔接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机制,厘清生态补偿主体与标准;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网络,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渠道;构建生态补偿价值目标清单,发挥生态补偿的"政策工具箱"作用;协同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构筑一体化组织协调与保障机制。
【文章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述评
1.1 国外研究进展
1.2 国内研究进展
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2.1“共保联治”战略目标要求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2.2 推进“两山”理论落地要求继续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2.3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生态利益分享不公要求实施生态补偿
3 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主要实践与问题
3.1 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1.1 太湖流域生态补偿
3.1.2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3.1.3 安徽省大气生态补偿
3.2 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现行生态补偿标准难以覆盖综合治理成本
3.2.2 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还需探索
3.2.3 生态补偿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4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
4.1 衔接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厘清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与补偿标准
4.2 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网络,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渠道
4.3 构建生态补偿价值目标清单,发挥生态补偿的“政策工具箱”作用
4.4 协同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构筑一体化组织协调与保障机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效果评估[J]. 林爱华,沈利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4)
[2]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流域生态补偿的应用规则:基于新安江的实践[J]. 王雨蓉,陈利根,陈歆,龙开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1)
[3]设立生态补偿特别合作区的设想[J]. 沈伟权. 浙江经济. 2019(20)
[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思考[J]. 谭丽萍,徐小黎,李勇,毕云龙.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11)
[5]博弈视角下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以太湖流域太浦河为例[J]. 杨梦杰,杨凯,李根,牛小丹.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6)
[6]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困境摆脱[J]. 席恺媛,朱虹. 改革. 2019(03)
[7]太湖流域区域补偿政策刍议[J]. 蒋豫,潘铁山,魏永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3)
[8]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演进: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向[J]. 张学良,林永然,孟美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价值与动力机制[J]. 刘志彪,陈柳. 改革. 2018(12)
[10]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J]. 郭玉雪,张劲松,郑在洲,方国华,薛刘宇,闻昕. 水利学报. 2018(11)
硕士论文
[1]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 陈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
本文编号:3274072
【文章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述评
1.1 国外研究进展
1.2 国内研究进展
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2.1“共保联治”战略目标要求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2.2 推进“两山”理论落地要求继续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2.3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生态利益分享不公要求实施生态补偿
3 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主要实践与问题
3.1 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1.1 太湖流域生态补偿
3.1.2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3.1.3 安徽省大气生态补偿
3.2 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现行生态补偿标准难以覆盖综合治理成本
3.2.2 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还需探索
3.2.3 生态补偿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4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
4.1 衔接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厘清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与补偿标准
4.2 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网络,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渠道
4.3 构建生态补偿价值目标清单,发挥生态补偿的“政策工具箱”作用
4.4 协同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构筑一体化组织协调与保障机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效果评估[J]. 林爱华,沈利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4)
[2]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流域生态补偿的应用规则:基于新安江的实践[J]. 王雨蓉,陈利根,陈歆,龙开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01)
[3]设立生态补偿特别合作区的设想[J]. 沈伟权. 浙江经济. 2019(20)
[4]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思考[J]. 谭丽萍,徐小黎,李勇,毕云龙.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11)
[5]博弈视角下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以太湖流域太浦河为例[J]. 杨梦杰,杨凯,李根,牛小丹.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6)
[6]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困境摆脱[J]. 席恺媛,朱虹. 改革. 2019(03)
[7]太湖流域区域补偿政策刍议[J]. 蒋豫,潘铁山,魏永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3)
[8]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演进: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向[J]. 张学良,林永然,孟美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价值与动力机制[J]. 刘志彪,陈柳. 改革. 2018(12)
[10]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J]. 郭玉雪,张劲松,郑在洲,方国华,薛刘宇,闻昕. 水利学报. 2018(11)
硕士论文
[1]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 陈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
本文编号:3274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274072.html